寻味梨园烟火气:常州这些宝藏店铺藏着戏曲的魂儿
寻味梨园烟火气:常州这些宝藏店铺藏着戏曲的魂儿
常州人懂戏,从青果巷的吴侬软语到文亨桥头的铿锵锣鼓,戏曲的魂儿早就融进了这座城市的骨血里。如今,年轻人逛的茶馆、手作店、文创空间里,竟也藏着不少与戏曲相关的宝藏地界。今天带您寻几处鲜为人知的戏曲主题小店,品一品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别样新生。
**一、百年针脚绣霓裳|南大街戏服老字号**
穿过南大街热闹的步行街,拐进青砖灰瓦的青云坊,德音堂褪了金漆的匾额下,年过七旬的周师傅正戴着老花镜穿针引线。这家始创于光绪年间的老店,至今保留着全手工制作戏曲行头的绝活。绣娘们指尖翻飞间,苏绣的百蝶穿花、盘金绣的五爪金龙渐次浮现,连水袖内衬都暗藏玄机——老主顾都知道,这里的戏服能唱戏:旦角的云肩藏着响铃,武生的靠旗暗嵌簧片,一动起来自带音效。
**二、茶盏里的水磨腔|运河畔的戏曲茶寮**
红梅公园对面的云间戏茶坊近来成了票友新宠。推开雕花木门,迎面便是用戏曲盔头改制的吊灯,墙上挂着梅兰芳《贵妃醉酒》的工笔戏画。这里的茶艺师个个能唱两句《牡丹亭》,点一壶碧螺春,配着定胜糕听上半小时昆曲清唱,末了还能跟着老师学个兰花指手势。掌柜赵老板最得意的,是收藏着1956年常州红星锡剧团的老戏单,泛黄的纸页间藏着本土戏曲的流年碎影。
**三、00后的戏曲实验室|文化宫文创园新玩法**
破圈戏曲体验馆开在文化宫地下一层,满墙的戏曲脸谱涂鸦透着年轻气息。这里不仅能体验3D全息投影的《霸王别姬》片段,还能亲手制作戏曲发饰。最有趣的是戏曲盲盒:花99元随机开出京剧髯口、越剧折扇或评弹三弦,附赠名家教学视频。上周刚有汉服爱好者组团来拍戏曲变装vlog,00后店长小顾说:我们要让戏曲比剧本杀还好玩。
**四、巷陌深处的戏码头|天宁寺旁的跨界空间**
天宁寺东侧的元丰桥边,且亭台戏曲主题书店悄然走红。前厅摆着《中国戏曲志》《梅兰芳舞台艺术》等绝版书籍,后院却是个迷你戏台。每月初七的票友雅集,退休的锡剧演员与玩摇滚的大学生同台飙戏,老唱片机里周信芳的麒派唱腔混着现磨咖啡香。主理人林女士说:我们不做博物馆,要当戏曲的LiveHouse。
这些散落在常州街巷的戏曲空间,像一颗颗遗珠串起了传统与现代的项链。当霓裳羽衣走进玻璃橱窗,当水磨调邂逅拿铁拉花,戏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非遗名录,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下回逛常州,不妨循着檀板的节奏,来赴这场穿越千年的梨园之约——转角处,或许就藏着令你惊艳的戏码头。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