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里的孝子泪:那些替咱们喊出感恩的戏
戏曲里的孝子泪:那些替咱们喊出感恩的戏
梨园行里有句老话:忠孝节义,戏里寻真。老一辈人看戏不光图个热闹,更是在锣鼓点里学做人。要说哪几出戏替天下儿女喊出了对爹娘的亏欠,这几折经典可真叫一个戳心窝子。
一、铁面将军的母子情
《四郎探母》这出骨子老戏,在京津两地的戏园子里唱了二百多年。杨四郎金沙滩被俘,隐姓埋名当了辽国驸马。十五年后两军对垒,老母亲佘太君押送粮草来到边关。四郎乔装改扮夜闯宋营,跪在母亲跟前那一声娘啊,把多少戏迷的眼泪生生逼出来。这出戏妙就妙在,把家国大义揉碎了融进母子私情,铁血将军卸了铠甲也不过是个想娘的孩子。
二、寒窑养子的血泪债
豫剧《清风亭》里那对卖豆腐的老夫妻,寒冬腊月在亭子里捡到弃婴张继保。老两口自己吃糠咽菜,硬是把孩子供成状元郎。谁知状元郎翻脸不认爹娘,二老撞死在清风亭前。这出戏在河南乡间巡演时,常见台下老太太攥着手绢抹眼泪。最扎心的是老旦那句念白:儿啊,你穿的绸缎可记得是谁家的粗布换来?
三、仙女下凡报亲恩
黄梅戏《天仙配》里七仙女下凡,可不单是为嫁董永。董永卖身葬父的孝心感动天庭,这才有了仙女相助的姻缘。严凤英那版槐荫别的唱段,表面是夫妻诀别,内里藏着对孝道的成全。皖南乡间至今保留着习俗:老人过世,戏班子必唱《天仙配》选段,说是能引着亡魂早登仙界。
这些戏文里流淌的孝道,比多少圣贤书都来得真切。台上青衣老生甩着水袖唱念做打,台下为人子女的哪个不是心里发酸?当年梅兰芳唱《四郎探母》,散戏后常见戏迷搀着自家老太太慢慢往家走。戏里的忠孝化作戏外的温情,这才是中国戏曲最动人的地方。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