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寻戏韵:这些地方让你过足“戏瘾”
**璧山寻戏韵:这些地方让你过足“戏瘾”**
在璧山的老街巷弄,时常能听见悠扬的胡琴声与清亮的唱腔。这座浸润着巴渝文化的小城,藏着不少传承戏曲艺术的宝藏地。无论你是想让孩子感受传统魅力,还是自己圆一个舞台梦,这几个地方值得一试。
---
**一、文化馆里的“戏曲大本营”**
璧山区文化馆常年开设公益戏曲培训班,堪称本地戏迷的“根据地”。这里不仅有川剧、京剧等剧种教学,还定期邀请重庆戏曲院的老师现场指导。周明华老师带的成人班尤其受欢迎,从身段手势到唱腔咬字,手把手教得细致。每周三晚的排练厅总是灯火通明,学员们在锣鼓点里练得热火朝天。少儿戏曲班更是特色,孩子们画着脸谱学《滚灯》,让传统技艺在童声中焕发新生。
**Tips**:关注“璧山群文”公众号,每年3月、9月开放报名,名额得拼手速!
---
**二、老年大学里的“银发戏台”**
谁说学戏是年轻人的专利?璧山老年大学的戏曲班让不少退休人士找到了新舞台。65岁的张阿姨在这里学了三年,如今能唱全本《秋江》,还跟着社团下乡演出。课程从零基础教起,老师会特意放慢节奏,着重气息训练和身法矫正。课间休息时,一群老伙伴喝着盖碗茶切磋唱段,倒比年轻人还精神。
**亮点**:学期末的汇报演出堪称“老年版梨园春”,观众席永远掌声雷动。
---
**三、巷子深处的“私房戏班”**
青石板铺就的南门老街深处,藏着几家私人戏曲工作室。比如“璧韵戏社”的主理人李师傅,原是市川剧院的武生,退休后收了十几个徒弟。这里教学更个性化,一对一小课能精准纠正唱腔瑕疵,适合想精进的戏迷。偶尔还能碰上老艺人来串门,即兴来段折子戏,听得人直呼过瘾。
**提醒**:这类工作室多靠口碑相传,建议先试听再决定,价格每小时80-150元不等。
---
**四、校园里的“戏曲萌芽”**
近年来,璧山多所中小学将戏曲纳入课后服务。城北小学的“小梅花戏曲社”连续三年在市级比赛拿奖,孩子们跟着专业老师学变脸、练水袖,课间操都改成了戏曲广播体操。外国语学校更是推出双语戏曲课,用英语唱《白蛇传》,传统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家长说**:“孩子学了戏后,背古诗都带着韵味,比上口才班管用!”
---
**五、线上+线下“双拼学戏”**
时间不固定的上班族可以试试“云端学戏”。本地戏曲网红“璧山小生”每周直播教川剧基本功,从云端下载教学视频,再到文庙广场的戏迷角实践。周末常能看到年轻人对着手机比划兰花指,老戏迷们凑过来点拨两句,线上线下竟成了“混合式教学”。
---
**结语**
学戏不必去远方,家门口就有好课堂。无论是文化馆的系统教学,还是老街巷的烟火戏韵,在璧山这片土地上,总有一处能安放你的戏曲情怀。拎上保温杯,穿上练功鞋,或许下一个在文峰古戏台亮相的,就是你!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