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新秀程浩然:在传承与创新中破茧的京剧守望者
梨园新秀程浩然:在传承与创新中破茧的京剧守望者
北京戏曲学院表演楼三层的排练厅里,一位身着素白练功服的青年教师正在示范《八大锤》中的双枪绝技。银枪翻飞间,衣袂带起的劲风掠过窗棂,惊落了几片早春的玉兰花瓣。这位将传统武生戏演绎得行云流水的演员,正是近年来在戏曲界声名鹊起的程浩然。
一、世家子弟的梨园缘起
程浩然出身梨园世家,祖父程砚秋是享誉京津的京剧琴师,家中那张紫檀木月琴见证了程家三代人的艺术传承。幼年的程浩然常在后台看戏,金丝绒幕布后飘来的胭脂香与锣鼓点,构成了他最早的戏曲记忆。六岁开蒙学习武生基本功时,父亲程继先在练功房墙上悬挂的戏比天大四个魏碑大字,成为他艺术启蒙的注脚。
在北京戏曲学院附中就读期间,程浩然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2008年参加新苗杯全国青少年戏曲大赛时,他在《林冲夜奔》中一段走边表演,以鹞子翻身接探海翻身的连续高难度动作,赢得评委全票通过。时任评委会主席的京剧名家尚长荣评价其表演既得杨派武生之筋骨,又见尚派之磅礴气象。
二、舞台上的破茧时刻
2015年毕业大戏《长坂坡》的演出,成为程浩然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饰演赵云的他,在掩井一折中将传统枪花技法融入现代舞蹈元素,用长达两分钟的连续旋枪动作,将赵子龙护主突围的悲壮演绎得惊心动魄。这场创新性演绎引发戏曲界热议,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在《人民日报》撰文称其为程式化表演注入了当代审美血液。
在《钟馗嫁妹》的创排过程中,程浩然大胆突破脸谱化表演范式。他深入研读明代《钟馗全传》古籍,结合川剧变脸技巧,设计出三笑三哭的情绪递进程式:初见小妹时含泪的憨笑、回忆往事时带泣的苦笑、送亲离别时含悲的长笑,层层剥开钟馗刚烈外表下的柔情内核。该剧2019年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十场,场场爆满。
三、讲台上的传承之光
2020年程浩然留校任教后,将教学视为艺术生命的延续。他独创的三维教学法将传统口传心授与现代科技结合:运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学生身段,通过三维建模分析动作轨迹;建立京剧微表情数据库,收录2000余种传统程式化表情;开发韵白声纹分析系统,用频谱图直观展示咬字行腔的气口转换。
在程浩然的指导下,学生张云帆凭借《挑滑车》中创新的云里翻接劈叉动作设计,斩获2023年小梅花奖金奖。程浩然常说:戏曲传承不是拓印古画,而是用传统的笔墨描绘新时代的山水。他的工作室里,那方刻着守正创新的鸡血石印章,正默默见证着新一代戏曲人的成长。
从聚光灯下的舞台到三尺讲台,程浩然始终保持着对京剧艺术近乎虔诚的敬畏。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陶然亭的垂柳,北京戏曲学院的练功房里总会准时响起他那带着磁性的说戏声:手眼身法步,精气神韵足——这十字真经,要刻进骨子里,化在血脉中。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代,这位八零后戏曲人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续写着中华戏曲的千年文脉。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