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看戏指南:这几处戏台子藏着最地道的烟火气
彬州看戏指南:这几处戏台子藏着最地道的烟火气
在彬州这座千年古城里,听戏从来不是端坐在金丝绒座椅上的消遣。老城墙根下的戏台子一开锣,蒸馍的香气混着胡琴声在巷子里打转,这才是老陕人最爱的听戏滋味。今天就带您钻进街巷深处,寻几处最有味道的看戏地界儿。
一、老城根剧场:百年砖瓦会唱戏
南大街文昌阁后身的青砖院墙里,藏着座光绪年间的老戏楼。每逢农历三六九开锣,斑驳的木雕藻井下,秦腔把式们一声将令一声震山川,震得房梁上的积灰簌簌往下落。八仙桌条凳上坐的多是拄拐杖的老戏迷,听到动情处,核桃皮似的皱纹里都泛着红光。前年翻修时在墙缝里发现了民国戏班留下的戏折子,如今成了剧场最金贵的镇馆之宝。
二、泾河滩夜戏:流水当锣鼓
入夏后的泾河滩可就热闹了。西瓜车支起汽灯当追光,运沙船临时搭的戏台子随波轻晃。光膀子的船老大客串武生,船桨耍得比真刀枪还利索。河风裹着水腥气扑面,岸上看戏的端着搪瓷缸子蹲在鹅卵石滩上,叫好声惊起芦苇丛里的夜鹭。前年有个西安来的摄影家,在这拍的照片还得了国际大奖。
三、窑洞戏苑:黄土坡上的活化石
城北三十里永乐镇的土塬上,七孔窑洞围成个天然剧场。老艺人们在这里传唱着快要失传的弦板腔,三弦一响,崖畔上的酸枣树都跟着打拍子。看戏得自带马扎,散场时窑洞顶的星子亮得能砸人。去年非遗普查时,九十岁的王老爷子亮了一手换脸绝活,比川剧变脸还早两百年,惊得省里专家直拍大腿。
四、夜市戏摊:臊子面就着西皮流水
新民巷夜市深处藏着最野的戏班子。卖甑糕的三轮车往当间一横就是戏台,生旦净丑踩着油渍麻花的塑料布唱念做打。这边油泼辣子刚淋进面碗,那边老生正好唱到王朝马汉喊一声,食客们举着筷子叫好,臊子汤差点甩到包公的黑脸上。去年中秋,三个戏摊斗戏斗到后半夜,硬是把巡夜的城管都听成了票友。
如今的彬州城,戏曲早揉进了市井烟火里。您若来寻,莫去金碧辉煌的大剧院,就顺着油泼辣子的香气走,保准能在某个巷口撞见正宗的秦声秦韵。听说最近永乐镇要办窑洞戏曲节,九十岁的王老爷子又要亮绝活,您可得赶早占个好位置——晚了就只能趴窑洞顶的天窗上瞧热闹喽!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