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戏曲迷看过来!家门口学戏的秘密基地大公开

滨州戏曲迷看过来!家门口学戏的秘密基地大公开

家住滨城的李女士最近想给女儿报个戏曲班,可打听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样的困扰您是否也有?作为吕剧发源地之一,滨州其实藏着不少优质戏曲学习基地,今天就来为您揭晓这些宝藏课堂。

一、梨园新苗成长记:少儿戏曲启蒙地

滨州市青少年宫的小梅花戏曲社每周六上午准时开课,这里不仅有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孩子唱念做打,还配备定制儿童戏曲服饰。8岁的萌萌在这里学了半年吕剧,已经能在社区晚会上表演《姊妹易嫁》选段。文化馆非遗传承中心推出的戏曲进校园项目,更把吕剧课堂搬进了实验小学,孩子们课间操时间都在哼唱马大宝喝醉了酒。

二、票友进阶指南:成人戏曲研习所

渤海七路的梨园雅集戏曲工作室最近火了,这里采用老带新教学模式,每周三晚的票友切磋会总能吸引众多戏迷。退休教师王阿姨在这里找到了组织,不仅学会了《李二嫂改嫁》的全本唱腔,还跟着剧团下乡演出。想要系统学习的可以选择滨州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戏曲研修班,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每月亲临授课,结业还能获得专业证书。

三、非遗传承密码:特色剧种研习点

在滨城区市东街道的吕剧传习所,73岁的吕剧非遗传承人张守民定期开讲大师课。这里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的戏服头面,学员可以触摸到最地道的吕剧文化。阳信县的东路梆子传习基地则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学员不仅能学唱腔,还能参与传统戏台的修缮工作。沾化区的渔鼓戏爱好者每周日在文化广场以戏会友,这种源自渔民号子的独特剧种正焕发新生。

特别提醒:选择戏曲班时要实地考察教学环境,试听课程很重要。多数培训机构提供3节体验课,建议重点观察老师是否纠正学员的手眼身法步。市文旅局每年举办的戏曲传承人大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好机会,获奖者还能获得专业院团的进修名额。快带上这份指南,开启您的戏曲之旅吧!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