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戏曲爱好者必看!这些地方学戏曲最地道

**滨州戏曲爱好者必看!这些地方学戏曲最地道**

在滨州,戏曲文化就像黄河水一样,浸润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无论是山东梆子的高亢嘹亮,还是吕剧的婉转悠扬,总能在街头巷尾找到知音。最近不少朋友问:“滨州哪里能学正儿八经的戏曲?”今天咱们就带大家探探路,这些藏在市井里的戏曲学堂,可都是实打实的好去处!

---

**一、文化馆里藏着“老戏骨”**

要说最官方的学习渠道,**滨城区文化馆戏曲传习班**绝对排得上号。每周三下午,二楼的排练厅总飘着胡琴声。教吕剧的张秀兰老师,年轻时可是惠民县剧团的台柱子,现在带着二十多个学员,从唱腔到身段手把手教。有个五十多岁的学员说:“跟着张老师学《姊妹易嫁》,光一个甩水袖的动作就磨了半个月,这才知道什么叫‘台上一分钟’!”

---

**二、社区里的“草根戏班”**

别小看社区活动室,滨州好几个街道都藏着“宝藏”。比如**市中街道的“梨园社”**,每周六上午雷打不动开课。这里不讲究科班出身,拉二胡的王大爷是退休工人,教身段的李婶以前是纺织厂文艺骨干。最有趣的是他们的“擂台赛”——每月末组织学员去敬老院演出,老人们当评委,唱得好的能拿一篮子土鸡蛋当奖励!

---

**三、学校里的“娃娃兵”**

在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戏曲早就进了课堂。音乐老师赵丽把吕剧《墙头记》改编成儿童版,孩子们穿着特制的小戏服,用童声唱“老来难”的唱段,萌态十足。去年校庆时,他们的表演视频还在抖音上火了一把,评论区都说:“滨州娃娃这是要把非遗玩出花!”

---

**四、民营剧团的“夜校秘籍”**

晚上七点的**沾化冬枣文化街**,**群英梆子剧团**的排练厅灯火通明。剧团面向社会开的夜班课特别适合上班族,主攻山东梆子快板。团长马洪涛有绝活:他能根据学员的音域重新编曲。有个开火锅店的小老板来学戏,现在店里搞活动都穿戏服唱梆子招揽客人,成了抖音上的“网红老板”。

---

**五、乡野间的“非遗传承点”**

开车往阳信方向走,**温店镇大营村的农家戏台**别错过。这里是市级非遗“东路梆子”的传承基地,76岁的传承人赵守义带着村民排戏。学戏的人住在村民家,白天摘梨种地,晚上学唱《麒麟山》。赵老爷子常说:“我们这学戏要会干农活,手上没劲儿可耍不动大刀把子!”

---

**【学戏小贴士】**

-**零基础怎么选**:中老年朋友建议从文化馆入门,年轻人可以试试民营剧团的现代教学法

-**装备指南**:初学不用置办行头,惠民县清河镇有手作戏服作坊,租比买划算

-**特色体验**:每年谷雨时节,无棣县车王镇会举办“斗戏大会”,各路票友擂台见真章

走在滨州街头,你可能会在公园凉亭撞见对着黄河吊嗓子的戏迷,或者在菜市场遇到拎着菜篮子比划身段的大妈。这座城市对戏曲的热爱,早就融进了柴米油盐里。想学戏?带上你的热情,哪里都是舞台!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