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人学戏曲指南:这些宝藏课堂别错过!
滨州人学戏曲指南:这些宝藏课堂别错过!
在短视频刷屏的时代,滨州仍有这样一群人在剧场后台勾脸吊嗓,在社区活动室挥动水袖。想学正宗的吕剧唱腔?渴望体验东路梆子的苍劲?这份滨州戏曲学习地图,带你找到最适合的戏曲课堂。
**一、滨州市文化馆:家门口的戏曲大课堂**
每周四晚的文化馆戏曲厅总是灯火通明,这里聚集着老中青三代戏曲爱好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明德定期开设公益课,从《姊妹易嫁》的经典唱段到戏曲身段教学,手把手教学员如何用丹田发声。文化馆特有的戏曲体验日更吸引年轻人,试穿戏服、学习马鞭功等趣味项目,让传统艺术触手可及。
**二、校园戏曲社:年轻一代的传承基地**
滨州学院梨园春戏曲社每到招新季就排起长队,这里不仅有戏曲专业老师指导,更创新开设戏曲广播体操课程。黄河五路实验小学将吕剧融入音乐课,孩子们表演的《小姑贤》选段在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想要系统学习,不妨关注市艺校每年春季的戏曲表演专业招生。
**三、社区里的戏曲沙龙:银发票友的乐园**
彭李街道的戏曲角已坚持十二年,每周二下午准时传出悠扬的坠琴声。这里的老师傅们不仅教唱腔,还会传授自制戏曲头面的手艺。市中街道新打造的戏曲文化驿站配备专业音响,定期举办票友擂台赛,获胜者能获得与专业院团同台的机会。
**四、私人工作室:量身定制的戏曲课**
位于渤海七路的清音阁戏曲工作室,90后主理人李婉婷创新开设戏曲身韵与当代舞融合课程。想要考级的学员可以到黄河二路的吕剧考级培训中心,这里采用老带新模式,省级院团退休演员亲自把关教学。不少工作室还提供戏曲妆容体验、戏曲摄影等特色服务。
学戏曲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对城市文脉的守护。滨州大剧院每月末的惠民演出、阳信县鼓书院定期举办的戏曲雅集,都为学习者提供展示舞台。在这个被现代节奏裹挟的时代,何不走进这些戏曲课堂,让婉转的唱腔重新唤醒血脉里的文化记忆?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