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玉米也能上戏台?这些戏曲里的丰收戏法真叫绝!
掰玉米也能上戏台?这些戏曲里的丰收戏法真叫绝!
**一、老戏台新主角:玉米棒子唱大戏**
秋收时节,华北平原的晒场上堆起小山似的玉米堆。老辈人常说玉米芯子硬,唱戏要带劲,这句话藏着戏曲舞台上的独门绝活。在河北梆子《打玉米》里,武生演员把玉米棒子耍得比刀枪剑戟还利索,一个鹞子翻身,金黄的玉米粒像雨点般簌簌落下,台下叫好声能掀翻戏台顶棚。
黄梅戏《晒秋》里更藏着门道:当家花旦边唱《十二月采茶调》,手指翻飞间玉米粒就排成八卦阵。这手绝活要练三年零六个月,得先拿青核桃练指劲,再用泡发的黄豆练准头,最后才能让玉米粒听使唤。台东村的老戏迷都知道,哪个角儿要是能在唱到九月九酿新酒时让玉米粒稳稳排成九宫格,那才是真把式。
**二、玉米垛后的悲欢离合**
豫剧《金玉满堂》里,玉米垛子成了说媒的道具。说亲的媒婆把两家的玉米棒子往桌上一摆,比划着谁家的玉米粒饱满,谁家的棒子长,愣是把庄稼经念成了姻缘簿。这出戏在豫东演了百十年,至今还有老农能唱全本。
最绝的是晋南的线腔戏《掰棒子》,丑角踩着二尺高的跷鞋在玉米堆里打滚。梆子声急时,演员要在一炷香工夫里掰完九十九个玉米,还得把玉米须子编成红绸花。前年县剧团下乡演出,七十岁的老把式王金斗演这出,愣是把玉米须子编成了活灵活现的凤凰展翅。
**三、青纱帐里飞出金嗓子**
胶东大鼓《秋场夜话》里藏着门绝技:艺人能把玉米叶卷成哨子,吹出百鸟朝凤。这手艺讲究三伏采叶,霜降做哨,得选立秋后第十天的玉米叶,用井水泡三天三夜,阴干后卷成七孔哨。去年非遗展演,传承人赵铁山用玉米叶哨吹《丰收乐》,连省里的民乐专家都直竖大拇指。
这些沾着泥土香的庄稼戏,把掰玉米的活计唱成了十八般武艺。下次秋收时节要是听见晒场传来梆子声,您可仔细瞧瞧,说不定正赶上老把式们用玉米棒子耍绝活呢!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