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寻“戏”:这座古城里,藏着哪些学戏曲的好去处?
**亳州寻“戏”:这座古城里,藏着哪些学戏曲的好去处?**
在亳州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里,戏曲的韵味早已融入了街头巷尾。从药都大道的梆子声,到北关老街的二夹弦,戏曲不仅是老辈人的回忆,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学两手”。但很多人问:亳州到底哪里能真正学戏曲?今天,咱们就一起挖一挖那些藏在市井中的“学戏宝地”。
**一、老城根下的“非遗传承班”**
要说学戏的“根”,还得找非遗传承人。亳州梆剧团的退休老演员周玉芳,这几年在花戏楼边的社区开了间小工作室。每周三下午,她都会带着一群学生从“压腿走台步”教起。去年有个初中生在这里学了半年,居然在花戏楼的庙会上扮了一回“穆桂英”,街坊邻居直呼“有那味儿了”。
**地址**:谯城区花戏楼街道社区文化站2楼(需提前电话预约)
**二、藏在茶馆里的“夜校戏班”**
华祖庵对面的“清音茶馆”白天卖茶,晚上却是个热闹的戏曲学堂。老板陈建国是个老戏迷,三年前和几个票友凑钱请了位二夹弦老师,专教零基础的上班族。这里不考级、不比赛,主打一个“边喝茶边学戏”。学员里最年轻的19岁,最年长的72岁,周三晚上学唱腔,周五晚上练身段,学完了还能免费听一段地道的大鼓书。
**特色**:交200元押金可借戏服回家练习(破损率太高,老板的无奈之举)
**三、青少年宫里的“戏曲实验课”**
亳州新开的青少年宫今年搞了个“新尝试”——把戏曲课排进了暑期班。和传统教学不同,这里用动画拆解“甩水袖”的力道,还让学生用3D眼镜“沉浸式”体验《华佗五禽戏》与戏曲身法的结合。有个家长吐槽:“本来送孩子来减肥的,结果他迷上了演曹操!”
**四、药商大院里的“秘密基地”**
在北关老街的“余家大院”,每周日上午总能听见咿咿呀呀的吊嗓子声。这里是亳州民间戏社“药都雅韵”的据点,成员多是药材商贩和退休教师。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来的得先跟着拉三个月二胡才能开嗓。社长李大姐说:“不懂伴奏的角儿唱不出戏魂儿。”去年这里出了个“奇事”——个外卖小哥靠学吹唢呐,竟然被省梆剧团看中了。
**五、手机上的“云端戏台”**
年轻人别慌,亳州文旅局搞的“码上学戏”小程序里,能跟着本地名角王丽娟的分解视频学《百岁挂帅》。扫扫曹操运兵道的二维码,还能解锁AR戏曲小游戏——对着城墙吼一嗓子,AI会打分你的“梆子腔”够不够劲。
**结语**
在亳州学戏,从来不止于科班教室。老街的茶香里、药商的院落中,甚至扫码的瞬间,处处都有戏。有个在这里学了三年的年轻人说得好:“亳州的戏,得先闻着沉香阁的香火味,喝着古井水,才能唱出那股子穿越千年的劲儿。”下次路过花戏楼,不妨驻足听听——说不定某个窗口飘出的唱段里,就有你的邻居在偷偷练功呢!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