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戏曲学院青年教师张璐:梨园新蕊绽芳华

【北京戏曲学院青年教师张璐:梨园新蕊绽芳华】

在梅兰芳大剧院后台,一位身着素色练功服的女子正俯身整理学生的戏服佩饰。她抬手轻点演员眉间的油彩,转身时眼波流转间自带三分英气——这位被学生围在中间的,正是北京戏曲学院京剧系青年教师张璐。

1989年生于京剧世家的张璐,血液里流淌着对传统艺术的赤诚。祖父是徽班武生名角,父亲专工老旦,幼时的她常在戏箱堆里玩耍,五岁便能踩着厚底靴走圆场。200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时,这个总躲在幕布后偷师的小姑娘,凭一段《昭君出塞》的趟马身段惊艳考官,自此与尚派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十年寒窗淬炼出真功夫。在2016年央视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上,张璐以《失子惊疯》摘得金奖。舞台上,她饰演的胡氏疯而不乱:水袖翻飞如白练破空,十八个卧鱼动作层层递进,当最后那道凄厉的喂呀声划破寂静时,台下老戏迷抹着泪连喊三声好!。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张尧评价:张璐的表演有金石之声,既守住了尚派'脆、帅、敏'的筋骨,又添了新时代的婉转韵致。

2018年受聘北京戏曲学院后,这位年轻教师把练功房当成了第二个家。清晨六点的形体教室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指导学生压腿时,她会突然来个鹞子翻身示范;纠正唱腔时,自己先亮一嗓子穿云裂帛的西皮导板。学生王倩记得,有次排演《双阳公主》时盔头意外松脱,张老师当即拆开自己的头面演示应急处理,她绾发的手指翻飞如蝶,转眼间凤冠又稳稳立在发间,那场景比戏本身还精彩。

在短视频平台张老师戏课堂账号里,她拆解着抖水袖的腕部力道,讲解云手如何带动气息,百万播放量的背后是年轻观众的热烈互动。但鲜少人知的是,这位总带着明媚笑容的老师,右膝半月板损伤已达三级。去年带学生赴美交流演出时,她忍着剧痛完成全套把子功示范,下场时戏服内衬早已被冷汗浸透。

今年校庆剧目《擂鼓战金山》的彩排现场,张璐正手把手调整学生持枪的虎口位置。窗外春阳斜照在她腰间玉带上,恍惚间让人看见那个七岁初登台的小花木兰,此刻已长成能独当一面的梨园传灯人。正如她常说的:戏比天大,但天底下最要紧的,是把这片天稳稳交到下一代手里。(注:文中人物经历为艺术创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