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飞出金凤凰!五妹的戏曲人生里藏着多少好戏?

山村飞出金凤凰!五妹的戏曲人生里藏着多少好戏?

黄梅调在山间回荡,晒谷场上的草台班子正唱着《天仙配》,台下嗑瓜子的乡亲们突然安静下来——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开嗓了,脆生生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惊得树梢的麻雀都扑棱棱飞起。这个被乡亲们笑称五妹的野丫头,怕是想不到二十年后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央视戏曲频道的黄金时段里。

一、泥土里长出的戏骨

五妹学戏的启蒙老师是村里那台老式收音机。当同龄姑娘在溪边浣纱时,她蹲在供销社柜台底下,耳朵贴着滋滋作响的喇叭,硬是把《女驸马》的唱词一笔一划描在本子上。十五岁那年县剧团下乡招人,主考老师看着这个裤脚沾着泥巴的姑娘直摇头,直到她张口来了一段《打猪草》,那带着山茶花清甜的嗓音让全场都静了。

在戏校的日子,五妹把练功房当家。凌晨四点,当其他学员还在梦乡,她对着水袖上斑驳的墨迹揣摩身段;深夜十点,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压腿的把杆上,映出她额头细密的汗珠。老师说她是把黄梅戏腌进了骨头里,她却说:俺怕唱不好,就对不起后山那棵陪俺吊嗓子的老槐树。

二、戏台妆成百媚生

五妹的拿手好戏《小辞店》里有个细节:当唱到三年前大雪纷纷下时,她总爱伸手接住空中并不存在的雪花。这个即兴动作来自童年记忆——那年戏班子在雪天演出,六岁的她蹲在台边,真的接住了一片飘落的雪花。如今每演至此,戏迷们都说能看见她眼中有晶莹的光在闪。

在改编传统戏《罗帕记》时,五妹大胆加入傩戏元素。当金丝银线的戏服褪去,露出素白水衣,她手持桃木面具起舞,把大家闺秀的悲怆与乡野巫祝的神秘糅合成令人战栗的美。老戏迷拍案叫绝:这丫头把黄梅戏唱出了山海经的味道!

三、云手翻出新时代

去年中秋晚会,五妹带着改编版《夫妻观灯》登上热搜。她别出心裁在传统唱腔里融入电子乐元素,水袖甩动间全息投影的鲤鱼灯游弋全场。00后观众惊呼:原来黄梅戏可以这么酷!但争议随之而来,有老前辈痛心疾首:黄梅戏要亡于这些花架子!

面对质疑,五妹在抖音开了直播。没有华丽的戏台,素颜的她坐在农家小院,就着月光清唱《梁祝》。当唱到彩虹万里百花开时,镜头扫过墙角盛放的野菊,观看人数瞬间突破百万。有网友留言:这才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戏曲。五妹笑着擦汗:俺就是想让年轻人知道,老戏文里藏着比流行歌更动人的心跳。

从晒谷场到国家大剧院,五妹的戏装换了一套又一套,但每次登台前,她总会把家乡带来的槐树叶夹在戏本里。那些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叶片,记录着一个山里丫头如何用一副金嗓子,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界处唱出令人心颤的韵律。下次当你在某个转角听见黄梅调的婉转,说不定就是五妹又在演绎新的传奇。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