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传统艺术的摇篮——苍南戏曲培训学校实地探访记

【探寻传统艺术的摇篮——苍南戏曲培训学校实地探访记】

在古色古香的苍南县城老街深处,青砖黛瓦的院落里不时传出婉转的唱腔。循着三弦与鼓点的韵律,记者终于在人民路与河滨巷交汇处发现了这座闹中取静的戏曲殿堂——苍南戏曲培训学校。

这座由百年老宅改造的培训基地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穿过雕花门廊,迎面可见明代风格的回廊环绕着现代化的练功厅。据教务主任陈老师介绍,学校选址在此处颇有讲究:东临文化馆,西接非遗展示中心,步行10分钟就能到苍南大剧院,这样的文化三角区特别适合学员浸润式学习。

对于慕名而来的求学者,最便捷的路线是乘坐3路公交车至文昌阁站。若从动车站出发,建议搭乘出租车沿通福大道直行,看到刻有百戏墙的文化长廊即是学校所在。自驾的学员可将车辆停放在学校后方的专用停车场,这里特别设置了30个新能源车充电桩。

推开二楼排练厅的木格窗,可见学员正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提线木偶的操控技法。我们每周三下午都有公开课,家长可以带孩子来体验。正在指导越剧身段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颇具巧思,将瓯剧基本功训练与VR虚拟舞台结合,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有意思的是,学校后院的古戏台至今保留着每月初一、十五的惠民演出传统。每逢演出日,周边居民都会带着竹凳前来,在桂花香中品味《白蛇传》选段。这种活态传承的模式,让戏曲教育真正扎根于市井生活之中。

学戏先学做人,这是我们刻在校训墙上的话。校长林女士指着中庭的浮雕墙说道。这面由当地非遗传承人耗时半年打造的文化墙,用48幅戏曲场景讲述着戏如人生的真谛,已然成为学员每日晨课的必修课。

据悉,学校今年特别增设了周末体验班,为上班族提供灵活的学习时段。想要亲身感受戏曲魅力的朋友,不妨带上身份证件到教务处预约参观。接待处的林师傅总会热情地给访客递上温热的茯苓茶,用带着戏腔的方言说:来咯,先饮茶,慢慢看。

(联系方式:0577-XXXXXXX地址:苍南县人民路118号文化创意园区B座)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