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被影视光环遮蔽的梨园明珠,这些经典戏曲才是她的根
曾黎:被影视光环遮蔽的梨园明珠,这些经典戏曲才是她的根
在镁光灯聚焦的影视圈,曾黎以梅三娘的凌厉眼波惊艳了时光。当观众们沉迷于她塑造的影视角色时,鲜少有人注意到这位中戏校花的青衣水袖曾舞动过怎样的风华。从戏曲学院附中的练功房到影视城的古装戏台,曾黎与戏曲的羁绊远比想象中更深。
一、青衣之魂:戏曲学院里的十年苦功
1990年的武汉,12岁的曾黎走进湖北省京剧院的练功房,这个懵懂少女并不知道,往后的十年将用汗水浸透二十余双厚底靴。在戏曲学院附中,她每天清晨五点就要对着镜子练圆场步,纱质水袖甩动时带起的风声,是少年时代最清晰的记忆。
《贵妃醉酒》里的云手要转出雍容气度,《霸王别姬》的剑舞需带三分英气,这些程式化表演在曾黎身上逐渐内化为肌肉记忆。2000年考入中戏时,她的档案里赫然写着京剧青衣专业,这行字像一枚隐秘的印章,印证着她与戏曲的骨血之亲。
二、戏妆入画:影视作品中的戏曲密码
在《新聊斋志异之画皮》的拍摄现场,造型师为梅三娘设计的鬼魅妆容里,藏着戏曲旦角的眉眼技法。曾黎下意识用兰花指捻起染血的团扇,这个动作让导演当场叫好——这正是戏曲程式与影视表演的完美共振。
《大唐荣耀》中杨贵妃的霓裳羽衣,在镜头前翻飞出胡旋舞的韵律。当曾黎踩着三寸戏鞋在花萼楼起舞时,那些年练就的卧鱼、下腰功夫自然流淌,让历史学者都惊叹这才是盛唐气象。
三、跨界传承:当青衣走进综艺舞台
2021年某戏曲综艺的舞台上,曾黎卸下影视明星的光环,素面朝天唱起《锁麟囊》选段。没有水钻头面,没有织锦戏服,但一句世上何尝尽富豪的拖腔,仍让台下的老戏迷红了眼眶——那是刻在骨子里的程派韵白。
在短视频平台,曾黎教网友画戏曲妆的视频获赞百万。她边勾勒柳叶眉边解说:青衣的眉要细而长,像工笔画里的游丝描。当95后粉丝们争相模仿时,传统戏曲的美学密码正在数字时代悄然复活。
从长江边的练功房到横店的摄影棚,曾黎始终带着戏曲赋予的独特气韵。当她在《星汉灿烂》中轻甩水袖,那惊鸿一瞥的仪态让观众恍然:原来真正的古典美人,骨子里都住着个戏中人。这份浸透二十年功力的戏曲基因,或许才是她能在古偶剧里艳压群芳的终极密码。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