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在戏曲的晨光里,我找回了自己的根

曾黎:在戏曲的晨光里,我找回了自己的根

清晨五点的练功房,曾黎对着镜子调整水袖的弧度。素色练功服被汗水浸透,鬓角的碎发贴在脸颊上,她却浑然不觉,只是专注地盯着镜中那个与往日不同的自己——此刻的她不是荧幕上的都市丽人,而是梨园里初学步的稚子。

七年前在中央戏剧学院初见戏曲课时,曾黎只当这是表演课里的常规训练。直到某天清晨,她偶然撞见老教授在紫藤架下吊嗓子。老先生眼角堆叠的皱纹在晨光中舒展,一声海岛冰轮初转腾竟让二十米外的梧桐叶簌簌震颤。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何为戏比天大。

学《贵妃醉酒》时,程派的水袖功让这位湖北姑娘吃尽苦头。三十七度的盛夏,她把自己反锁在排练厅,水袖甩出又收回,雪白的绸缎上渐渐洇出淡粉色的血痕。最崩溃时,她对着镜子一遍遍质问:三十多岁的人,何必自讨苦吃?可次日清晨,练功房的钥匙声总会准时响起。

2021年中秋晚会,曾黎一袭月白戏装亮相。当海岛冰轮的唱腔响起时,后台的老琴师突然红了眼眶——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女演员,竟把杨玉环醉眼看人间的哀艳,化作了眼角眉梢流转的光影。下场时她趔趄了一下,人们才发现那双缀满珍珠的彩鞋里,早已渗出血迹。

如今的曾黎随身带着戏曲唱本,化妆间隙也会比划身段。有次剧组在皖南拍戏,她特意绕道去拜访九十高龄的徽剧传人。老人颤巍巍地教她捻指:戏曲是活的,要像呼吸一样长在身体里。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时光从未割裂过什么。

今年清明,曾黎在微博晒出一张泛黄的戏票,配文写着:学戏第七年,终于敢说自己刚摸到门槛。评论区里,戏迷们发现她分享的练功视频中,那方用了五年的水袖已经毛了边,却依然白得耀眼。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