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家长必看盘点本地值得一试的少儿戏曲培训班(实地走访版)

【常德家长必看】盘点本地值得一试的少儿戏曲培训班(实地走访版)

妈,我想学唱花鼓戏!上个月邻居家8岁的朵朵突然冒出这句话,让全家又惊又喜。原来在学校文艺汇演上,她看到同学表演的常德丝弦入了迷。最近我陪朵朵妈把常德的少儿戏曲培训机构跑了个遍,发现原来咱们常德藏着这么多宝藏培训班,这就把干货分享给大家。

**一、常德市文化馆少儿戏曲传承班(公益性质)**

每周六上午在武陵大道的老文化馆里,总能听到稚嫩的唱腔。这里是全市唯一由政府补贴的戏曲公益班,特邀75岁的荆河戏非遗传承人李怀玉亲自授课。去年结业汇报时,孩子们穿着传统戏服表演的《刘海砍樵》片段,连市领导都来捧场。适合6-12岁零基础孩子,需要提前半年排队报名。

**二、小梅花民间戏曲工坊(老剧团转型)**

隐匿在沅安路巷子里的这个培训班,前身是常德花鼓戏剧团。负责人张团长告诉我,他们独创的游戏教学法特别受欢迎——把压腿基本功变成木头人游戏,甩水袖动作融入舞蹈接力赛。去年有3个孩子考上了省戏曲学校附中,暑假还会带学员去桃花源景区实景演出。

**三、德音艺术学校戏曲特色班(民办机构)**

这家私立机构把传统戏曲和现代教育结合得很巧妙。他们的课程表很有意思:周一下午学汉剧唱腔,周三上午排演戏曲广播体操,周末还有亲子脸谱彩绘课。去年改编的儿童版《打铜锣》在省少儿艺术节拿了银奖,现在报名能预约免费试听课。

**四、特别推荐:石门县土家傩戏兴趣组**

如果家住城北,不妨关注石门文化站的特色项目。这里的土家族老师会教孩子们制作傩面具,学习充满神秘色彩的傩戏步伐。每年腊月还有小傩师巡游活动,穿着传统服饰的孩子举着火把游街的场景特别震撼。

**选择小贴士:**

1.试课时重点观察老师是否纠正孩子的倒字(常德方言唱戏容易出现的发音问题)

2.机构是否有定期舞台实践机会比考级证书更重要

3.初学建议选每周1-2次的班,戏曲需要长期积累

上次在小梅花看到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刚开始连马步都扎不稳,现在能完整唱完《补锅》选段。班主任偷偷告诉我,这孩子以前特别内向,学了半年戏曲后竟然主动报名参加了校园主持人比赛。或许这就是传统艺术的魔力,它给予孩子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份文化自信。

(温馨提示:以上机构最新招生信息,建议直接到现场咨询,部分老牌培训班不设网上报名通道。)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