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唱锡剧的常州人:当老戏台遇上新舞台
在直播间唱锡剧的常州人:当老戏台遇上新舞台
一曲《珍珠塔》,半座常州城,在常州的街头巷尾,总能听见悠扬的锡剧唱腔。但您可能不知道,如今这些婉转的曲调正通过手机屏幕传遍大江南北。在抖音直播间里,常州戏曲网红们用年轻人的方式,把百年锡剧唱成了新国潮。
**一、直播间里的方卿**
每晚八点,常州老城区一间普通民居都会亮起环形灯。48岁的陈丽华套上水袖,手机支架上的直播设备自动开启。这位锡剧省级非遗传承人,把《双推磨》的戏台搬进了直播间。当推呀拉呀转又转的经典唱段响起,屏幕上瞬间被老戏骨的弹幕刷屏。
陈丽华的绝活是边唱边画。她会用眉笔在宣纸上勾勒戏曲人物,画完最后一笔,恰好唱完最后一个拖腔。这种戏画同台的创意,让她的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突破10万。常州锡剧院的老院长说:她画中的方卿,比舞台上还传神。
**二、运河边的戏曲盲盒**
青果巷的石板路上,总能看到举着云台的年轻人。95后戏曲博主锡韵小囡穿着改良戏服,在古戏台前跳起戏腔手势舞。她将锡剧《孟丽君》的经典唱段改编成古风Rap,视频登上B站热搜时,弹幕都在问:这还是我奶奶听的锡剧吗?
她的直播更像戏曲版开盲盒:有时在梳篦博物馆教网友贴片子,有时在东坡公园带粉丝对山歌。最火的一条短视频里,她穿着3D打印的发光戏服,在运河游船上唱《红楼梦》,两岸灯光随唱词明灭,被网友称为现代版夜游赤壁。
**三、菜场里的烟火青衣**
朝阳菜场二楼有个特别的摊位——戏曲杂货铺。老板王建国白天卖油盐酱醋,晚上就支起手机架唱评弹。他的直播间背景是堆成小山的常州萝卜干,唱到《秦淮景》时,会随手抄起腌菜坛子当月琴。
这位曾经的剧团武生,独创了菜场戏曲教学法:用芹菜演示水袖技法,拿茭白比喻旦角指法。他的粉丝多是家庭主妇和退休老人,却意外带火了常州方言戏歌。如今他每周三的戏曲菜价播报,成了本地阿姨们必追的直播。
从茶馆戏台到手机屏幕,常州戏曲人正在创造新的传承方式。红梅公园的晨练大爷们,现在会跟着直播吊嗓子;青枫公园的戏迷角,年轻人开始用戏腔翻唱流行歌。当百年戏韵遇上短视频时代,这些常州网红证明:真正的传统从不会老去,它只是换了种方式生长。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