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盘点常州戏曲界出圈的宝藏达人,这些角儿你关注了吗?
【独家盘点】常州戏曲界出圈的宝藏达人,这些角儿你关注了吗?
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传统戏曲演员开嗓,直播间里万人围观评弹表演,这届年轻人正在用新方式延续着常州戏曲的香火。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正有一批身怀绝技的戏曲人悄然走红网络。他们让阳春白雪的戏台艺术接了地气,更让常州方言里的曲调韵味传遍大江南北。
一、锡剧新生代玩转流量密码
常州小阿炳王天泽最近在某音凭《双推磨》选段爆火,视频里他反串旦角,水袖翻飞间突然来段方言Rap。这个95后锡剧演员把直播间变成戏台,在线教网友唱哩咯咙咚呛,最高单场点赞破百万。他自创的戏曲健身操让老票友直呼胡闹,却吸引上万年轻人打卡跟练。
梳着大背头的梅派传人周雪菲另辟蹊径,在B站开设《锡剧冷知识》专栏。她用百万调音师特效还原民国名伶唱腔,拿奶茶打比方解释板式变化,连专业院团都找她定制教学视频。最出圈的当属戏曲仿妆系列——虞姬泪妆搭配截断式眼影,播放量轻松破千万。
二、评弹界的流量担当
南大街茶馆里,评弹伉俪陈氏夫妇的晚场演出总被手机支架包围。他们改编的弹词版《孤勇者》在短视频平台疯传,三弦与琵琶演绎的流行旋律意外和谐。老爷子陈国良的绝活三跳板配上孙子辈的街舞伴奏,这种混搭表演场场爆满。
90后评弹演员林晓芸更是个斜杠青年,白天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做讲解员,晚上化身芸姑娘直播唱开篇。她设计的AR虚拟戏服让观众手机扫码就能穿上旗袍听评弹,这种科技+传统的玩法让非遗保护中心都来取经。
三、民间戏班子的逆袭神话
横山桥镇芳华剧社的阿姨们绝对算得上顶流。平均年龄62岁的她们,把《珍珠塔》唱进菜市场,在广场舞场地搭戏台。抖音账号芳华戏曲社记录着她们自制头面、改装戏服的日常,朴实的幕后花絮比精修剧照更动人。最近与汉服博主联动的《游园惊梦》户外实景演出,直接带火整个古镇的旅游经济。
这些网红戏骨们正在改写戏曲传播的剧本:武进锡剧团开通线上云包厢服务,观众可以打赏点戏;常州大剧院推出戏曲盲盒,开箱可能抽到名角儿签名戏票;就连地铁站的公益广告都变成动态戏曲脸谱墙。当吴侬软语遇上数字浪潮,常州的戏曲传承正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当代美学。
(本文素材取自公开网络信息,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加工)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