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龙城|常州戏迷有福了!这些戏曲盛宴即将开场
**寻味龙城|常州戏迷有福了!这些戏曲盛宴即将开场**
秋意渐浓的常州城,巷口飘来悠扬的胡琴声。家住青果巷的周阿姨最近总往社区活动中心跑,听说锡剧名家要来教唱段;老戏迷王伯在红星大剧院门口排起了长队,手上攥着两张《珍珠塔》的戏票。这座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城市,正悄然掀起一阵戏曲热浪。
**一、剧院重头戏连台唱响**
9月28日,常州大剧院将迎来江苏省演艺集团带来的昆曲《牡丹亭》。不同于传统版本,此次演出采用沉浸式舞台设计,演员会沿着观众席间的青石板径款款而行,让杜丽娘游园惊梦的经典场景真正走进观众心里。工作人员透露,中秋国庆档期所有戏曲类演出上座率已超八成,其中年轻观众占比同比上涨40%。
在凤凰谷大剧院,常州本土的小热昏曲艺专场将于每周五晚开锣。这种发源于茶楼酒肆的市井艺术,如今被注入了垃圾分类、反诈宣传等新元素。上周的《王大妈学扫码》段子,让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散场时还有戏迷追着问:下次演什么时候?
**二、惠民演出走进街巷深处**
钟楼区五星街道的文化广场最近支起了流动舞台,每周三傍晚准时开演戏曲巴士活动。10月12日的锡剧折子戏专场尤其火爆,自带马扎的老戏迷们把广场围得水泄不通。演到《双推磨》经典桥段时,70岁的李奶奶跟着哼唱,手里的蒲扇不自觉地打起了拍子。
更让戏迷惊喜的是,常州锡剧团启动了名家传戏工程。国家一级演员孙薇带着团队深入新闸、邹区等乡镇,在村口古戏台手把手教孩子们甩水袖。在奔牛实验小学的戏曲社团,五年级的萌萌已经能完整演唱《玉蜻蜓》选段,她说:孙老师说我的眼神要像探照灯,不能乱飘。
**三、非遗活化有新招**
毗陵驿码头的运河戏舫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每晚华灯初上,画舫载着游客沿古运河缓行,船舱里上演着精心编排的《天仙配》光影秀。全息投影技术让七仙女的水袖忽而化作漫天星河,忽而变作纷飞柳絮,引得岸边散步的市民纷纷驻足拍照。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戏曲盲盒体验馆人气爆棚。游客花39元就能随机获得戏曲妆造体验,可能是英气十足的穆桂英靠旗,也可能是杜丽娘精致的点翠头面。上周六,来自南京的大学生小陈抽中白娘子造型,顶着全套行头在明城墙下拍了组写真,直呼这波血赚。
戏韵悠长的常州城,正用创新与传承交织出新的文化图景。从雕梁画栋的大剧院到烟火氤氲的街头巷尾,婉转的唱腔里流淌着千年文脉,也跃动着时代新声。当最后一缕暮色染红文亨桥头,你听——那穿城而过的运河波涛里,是否也藏着半阙未唱完的戏文?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