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寻戏记:藏在巷弄间的戏曲密码

璧山寻戏记:藏在巷弄间的戏曲密码

去年深秋在老城墙下避雨时一段高亢的川剧帮腔穿透雨幕让我循着声音拐进了文星路的老茶馆这是我在璧山遇见戏曲的开始这座山水之城的地表之下藏着许多令人惊喜的戏曲密码

**一、梨园新枝何处发**

每周三清晨区文化馆三楼总会飘出悠扬的胡琴声这里开设的百姓戏台公益培训班已持续七年六十二岁的非遗传承人陈明礼坚持亲自执教从勾脸谱的笔法到滚灯绝活手把手教年轻人领略川剧精髓培训班里既有退休教师也有00后大学生

南门唐城戏楼每月初八的戏曲茶座最是热闹八仙桌间穿梭的不仅是盖碗茶香更有票友们即兴对唱的《秋江》《别洞观景》去年重阳节几位银发老人临时组班演出的《白蛇传》选段让台下观众抹着眼泪鼓掌

**二、校园里的戏韵传承**

凤凰小学的课间操别具特色四百名学生手持彩绸齐跳戏曲韵律操把云手亮相融入广播体操北街幼儿园的游戏区里孩子们戴着自制的纸质凤冠模仿着《贵妃醉酒》的身段稚嫩的唱腔常逗得家长忍俊不禁

区职教中心的美术课上学生们正在临摹戏曲人物工笔美术老师张晓娟将戏曲元素融入教学带学生到正兴镇采风把百年戏台上的雕花窗棂变成速写素材

**三、市井深处的戏窝子**

青杠老街深处有家梨园裁缝铺店主李婆婆年轻时是县川剧团的服装师傅如今她的工作台前总围着戏曲爱好者绣着牡丹的帔肩缀满亮片的帅盔让这间二十平米的小店成了戏迷们的宝藏地

大兴镇的赶场天农贸市场二楼总会上演特别戏码菜农们卸下背篓肉摊老板擦净双手临时戏台即刻开锣没有华服浓妆一段原生态的《请长年》山歌调唱出最地道的巴渝风情

在黛山大道偶遇的戏曲研习社枫香湖儿童公园的皮影戏工作坊这些散落在城市褶皱里的戏曲据点织就了一张独特的文化地图当你在某个转角听见隐约的锣鼓声不妨循声而去或许就能推开一扇通往传统艺术的大门

注:具体培训信息可咨询璧山区文化馆(023-41422345)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周更新戏曲活动安排表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