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弟弟:戏台上走出来的小角儿

菠萝弟弟:戏台上走出来的小角儿

夏夜蝉鸣未歇,浙东某座古戏台前人头攒动。台前两盏煤气灯照得通明,锣鼓点忽地响起,一个身着雪白箭衣的小武松踩着鼓点翻上戏台。台下老戏迷们伸长脖子细瞧,这眉眼带俏的小演员,不正是最近在十里八乡唱出名堂的菠萝弟弟?

**一、越剧新苗初长成**

菠萝弟弟本名黄波,生在嵊州甘霖镇。这方水土养人,田间地头随处能听见越剧清音。他五岁跟着镇上的草台班子学戏,师傅说他天生是吃开口饭的料。清晨五点,当同龄孩子还在被窝里酣睡,小波已经对着剡溪练嗓。溪水潺潺应和着童声,惊起岸边白鹭三两。

《赖婚记》里的小书童是他第一个角色。十岁那年,县里举办小梅花选拔赛,他反串《碧玉簪》里的李秀英,眼波流转间竟把台下评委看怔了。自此,菠萝弟弟的艺名不胫而走,都说这孩子像新摘的凤梨,酸甜里透着鲜灵劲儿。

**二、文武双全显真章**

去年重阳节,省城来的戏迷在石璜镇偶遇菠萝弟弟演《双枪陆文龙》。只见他头戴稚鸡翎,手执银枪转得风车也似。十六岁的少年把陆文龙的少年意气演得入木三分,转身时的回马枪招式,分明带着老武生的火候。

这孩子把戚派的唱腔化在骨头里了。台下七旬的戚派传人金老师傅抹着眼角。菠萝弟弟的唱腔既有女子的清越,又融入了武生的刚劲,一段《血手印·法场祭夫》唱得台下老戏迷直拍大腿。

**三、古戏新唱有乾坤**

如今的菠萝弟弟成了戏校的活教材。他带着师弟师妹排演新编越剧《少年王羲之》,把书法韵律化入水袖动作。社交媒体上,他教00后戏迷用戏腔翻唱流行歌曲的视频点击过百万,评论区里常有年轻人留言:原来戏曲这么酷!

今年清明,央视戏曲频道来嵊州采风。镜头里的菠萝弟弟正在老宅天井里教侄女甩水袖,阳光穿过瓦檐落在青石板上,仿佛给这对姑侄镀了层金边。当被问及未来打算,少年腼腆一笑:就想守着越剧这口井,让老戏文淌出新泉水。

戏台上的煤气灯依然亮着,菠萝弟弟的戏装箱里,那件洗得发白的箭衣始终摆在最上头。他说这是开蒙师傅送的,穿着它,就记得自己打哪来。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