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戏曲名家邱丽:药都梨园走出的艺术追梦人

**亳州戏曲名家邱丽:药都梨园走出的艺术追梦人**

在皖北亳州这片浸润着华佗遗风、三国烟云的土地上,地方戏曲如老城墙根下倔强生长的青苔,滋养着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而青年戏曲演员邱丽,正用她清亮的唱腔与灵动的身段,为这座中华药都的戏曲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古戏台旁长大的小戏痴**

1989年出生于谯城区双沟镇的邱丽,自幼与戏曲结缘。父亲是当地二夹弦剧团的琴师,每逢庙会节庆,她总爱趴在古戏台侧幕边,看油彩勾勒的面容在汽灯下流转生辉。十岁那年,她偷偷穿上母亲的戏服,在自家院中模仿《梁祝》的哭腔,被省艺校老师一眼相中,自此开启戏曲人生。

那时候练功苦啊,邱丽回忆道,寒冬腊月在涡河堤上吊嗓子,呵气成霜;练水袖功把胳膊甩得抬不起筷子。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在18岁时以原创剧目《药都娘子》斩获安徽省小梅花奖,剧中她饰演的明代药商之女,将二夹弦的婉转与淮北梆子的激越巧妙融合,令评委眼前一亮。

**二、守得住传统玩得转创新**

扎根亳州戏曲研究院十五年,邱丽始终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木上寻找突破。她耗时三年整理亳州濒危剧种清音戏的老唱本,与老艺人同吃同住,将口耳相传的《曹操献酒》重新搬上舞台。演出时特意选用当地枸橘木雕刻的梆子伴奏,清脆的击节声仿佛带着千年药香。

在抖音平台,她是粉丝超20万的@亳州戏小邱。一段《华佗五禽戏》戏曲健身视频获百万点赞——她将传统身段与现代健身结合,青衣装扮的女子在芍药花海中腾挪翻转,网友直呼:原来老戏还能这么‘上头’!

**三、戏里戏外的双重人生**

舞台下的邱丽,总爱穿着素色布衫穿行在亳州老街。康美中药城里,她能准确分辨出二十种药材的香气;花戏楼前的茶摊上,她手把手教孩童比划兰花指。每逢周末,她的戏曲公益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从白领到外卖员,不同身份的人在这里感受着戏韵悠长。

有人说戏曲演员苦,我倒觉得我们是幸运的。抚摸着祖传的蟒袍,邱丽的眼中闪着光,能在药都的土地上,把祖先留下的故事继续讲给世界听,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配图说明:

1.邱丽在花戏楼表演《贵妃醉酒》的定妆照,身后砖雕三英战吕布与她水红色宫装相映成趣

2.非遗展演中邱丽指导小学生练习亳州清音戏基本功

3.邱丽工作室墙上的老戏单与抖音直播设备同框照片)

这座用中药称量时光的城市里,邱丽正如她最爱的芍药花,既守着泥土的厚重,又绽放着时代的新蕊。当暮色笼罩魏武大道,总有一缕清音穿透霓虹,那是属于亳州戏曲的倔强回响。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