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戏曲地图|这份清单告诉你哪里能听到最地道的乡音戏韵》
《博兴县戏曲地图|这份清单告诉你哪里能听到最地道的乡音戏韵》
【探访老城戏台】
在博兴县城西北角的董永公园东门,每周六下午总能听见悠扬的胡琴声。这个由退休教师自发组建的槐荫戏社,二十年来雷打不动地在八角凉亭摆开阵势。76岁的吕剧票友张传海习惯提前半小时到场,用保温杯泡着高沫茶,把曲谱本摊在石桌上。每当《姊妹易嫁》的经典唱段响起,遛弯的老街坊、接孩子的家长都会驻足跟着哼唱,连树梢的麻雀都扑棱着翅膀不愿离去。
【文化馆里的新传承】
新城二路的县文化馆三楼藏着处宝藏空间——非遗传承基地。推开仿古木门,映入眼帘的整面墙的戏曲脸谱彩绘下,每周三晚上都有专业剧团在此排练。这里不仅能免费观看折子戏,每月首个周末的戏曲工坊还能跟着老艺人学甩水袖、打竹板。上个月刚开设的少儿吕剧班尤其热闹,十几个扎着红头绳的小学员跟着老师走圆场,稚嫩的唱腔里飘着乡音的韵味。
【市井茶馆里的烟火戏】
城南利客来超市后巷的三益茶楼是资深戏迷的秘密据点。这家开了三十年的老茶馆保留着长条凳、铜茶壶的旧时模样,每天下午三点准时开锣。花15元点壶日照绿,就能在氤氲茶香中欣赏《墙头记》《小姑贤》等经典剧目。掌柜赵师傅说,这里的特色是观众能即兴点戏,常能看到台下老茶客突然起身接唱,满堂喝彩声能把房梁的灰尘都震下来。
【节庆里的戏味】
每逢正月十五、端午、中秋,博兴人会默契地涌向麻大湖湿地公园。湖心岛上的水上戏台年年上演三节连台戏,去年重阳节还请来了省级非遗传承人连演三天《龙凤面》。最特别的当属每年谷雨时节的打秧歌戏,各乡镇戏班在体育广场摆开擂台,民间艺人戴着柳条编的戏帽,把农事唱词融进传统曲牌,听得人脚底生风。
Tips:
1.董永公园戏曲角(免费)周六14:30-16:30
2.文化馆非遗基地需提前电话预约
3.乡镇大集每月逢五逢十常有流动戏班
4.兴福镇厨具节期间会举办灶王戏专场
穿行在博兴的大街小巷,总能在某个转角与流淌了百年的戏韵相遇。这些扎根民间的戏曲空间,既是传统文化的活态展馆,更是当地人生活方式的生动注脚。下次路过那咿呀作响的戏台,不妨驻足片刻,让流淌的乡音带你触摸这座小城的文化脉搏。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