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戏曲传承正当时:探访本地特色戏曲教育机构

沧州戏曲传承正当时:探访本地特色戏曲教育机构

沧州作为冀中平原的文化重镇,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在京剧、评剧、河北梽子等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中,当地多家教育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带您实地探访几所特色鲜明的戏曲培训机构。

一、沧州艺苑戏曲传承中心

这所成立于1998年的民办机构坐落在运河区文化街,由老艺术家李凤鸣创办。红漆木门的四合院内,每周六上午都能听到孩子们清脆的吊嗓声。这里采取师徒制教学,特别注重身段训练,院内那棵百年槐树下,常见学员练习水袖功的身影。

二、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戏曲班

作为公办高职院校的精品专业,该戏曲班以现代科班著称。课程设置涵盖戏曲理论、化妆技巧、舞台灯光等全流程知识。2021届毕业生王雪梅凭借原创折子戏《运河人家》在省青年戏曲大赛获奖,成为近年来的教学成果典范。

三、河间市青少年宫燕赵戏曲社

在木板大鼓的发源地河间市,这个公益培训项目已持续开展12年。每逢寒暑假,60岁的刘宝山师傅都会带着孩子们在文化广场进行露天教学。独特的以戏带功教学法,让学员通过排演《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掌握基本功。

四、沧县梆子戏传习所

隐于沧县旧城区的这所传习所,保留着最传统的河北梆子教学方式。所长赵金锁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他要求学员每天清晨五点开始练声,馆内陈列着上世纪50年代的戏服和头面。近年推出的戏曲研学游项目,吸引了不少京津地区的戏曲爱好者。

五、青县评剧艺术学校

这所民办艺校以评剧教学见长,拥有占地20亩的独立校区。校长周玉芳曾获梅花奖提名,独创的声腔四步训练法被纳入市级教研课题。该校与天津评剧院建立合作,优秀学员可直接参与院团实习。

这些机构虽办学形式各异,但都在积极探索传统戏曲的现代传承之路。从运河边老城区的四合院到现代化教学大楼,婉转的戏韵始终在狮城上空回荡。对于戏曲爱好者而言,沧州这片热土正孕育着传统艺术的崭新生命力。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