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戏曲传承正当时:学戏门槛有多高?
沧州戏曲传承正当时:学戏门槛有多高?
提到沧州,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武术之乡的豪迈形象,殊不知这座千年古城还是冀中戏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公园晨练的票友清亮唱腔中,在乡村戏台铿锵的锣鼓声里,沧州人对戏曲的热爱早已融入血脉。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戏曲,沧州究竟有哪些学戏的好去处?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梨园根脉深处处有戏声
沧州戏曲土壤之深厚,从遍布城乡的民间剧团便可见一斑。市级河北梆子剧团常年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青年演员们带着《钟馗》《宝莲灯》等经典剧目走进中小学。在青县、泊头等地,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业余剧团,农闲时节便能看到他们在文化广场搭台唱戏。
运河区文化馆戏曲部主任李凤霞透露,去年开设的公益戏曲班报名首日就满员:从八岁孩童到古稀老人,报名者覆盖各个年龄段。有位外卖小哥每周坚持来学老生唱腔,说送餐时哼上两段特别提神。
二、学艺门径多丰俭皆由人
在沧州学戏,既有专业路径也有兴趣培养。沧州艺校戏曲表演专业作为省级重点学科,采用校团合作模式,学生每年学费约6000元,毕业后可直接进入院团工作。对于业余爱好者,各区的周末戏曲班收费亲民,单次课程多在50-80元之间。
运河区退休教师张淑华创办的梨园小筑口碑颇佳,针对不同群体开设差异课程:儿童戏曲启蒙班着重身段训练,每期12节课收费980元;成人速成班侧重经典唱段教学,10节课收费680元。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学戏后不仅体态更挺拔,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民间传承同样充满活力。在清风楼广场,65岁的河北梆子非遗传承人王金锁免费授徒已逾十载:只要肯学,我就教。看着年轻娃娃们能把《大登殿》完整唱下来,比拿津贴还高兴。
三、择师有讲究传承需用心
选择戏曲老师需量体裁衣。专业发展建议选择科班出身的教师,他们深谙戏曲的四功五法,能系统传授表演精髓。沧州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赵文慧的私教课,虽每小时收费300元,但能为艺考生夯实专业基础。
兴趣培养则可从社区资源入手。新华区百姓戏苑每周三晚的集体课,20元就能跟着老艺人学唱经典选段。抖音账号沧州戏韵定期发布免费教学视频,已有近万粉丝跟着云端学戏。
值得注意的是,戏曲学习切忌急功近利。南皮县戏曲协会会长马建国常提醒学员:把‘台上一分钟’变成‘台下十年功’,才能体会戏曲真正的魅力。
夕阳西下,清风楼飞檐下的铜铃随风轻响,与远处传来的吊嗓声交织成独特的城市韵律。在沧州这片戏曲沃土上,无论是专业院团的系统教学,还是街头巷尾的口传心授,都在为传统艺术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上厚底靴、描起桃花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基因的觉醒。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某位从沧州走出的戏曲新星,将在聚光灯下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梨园传奇。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