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的梨园情缘:当青衣美人遇上跨界戏腔
曾黎的梨园情缘:当青衣美人遇上跨界戏腔
2023年湖南卫视中秋晚会上,一袭水蓝戏服的曾黎以《武家坡》选段惊艳全场。这位被称作中戏两百年一遇的美人,正用独特的戏曲跨界演绎,在流行与传统间架起一座惊艳的桥梁。
一、血脉里的戏曲基因
曾黎的戏曲启蒙始于家乡湖北荆州的汉剧团大院。六岁那年,她趴在练功房窗台上偷看演员们甩水袖的身姿,被母亲发现后反而获得正式学戏的机会。每天清晨五点压腿练功,吊嗓时要把声音送到对面楼顶,这段童子功训练让她对戏曲的韵律感融入骨髓。
2021年《声临其境》节目中,她现场表演《白蛇传》选段。面对即兴考核,她信手拈来的兰花指与精准的湖广韵让评委张凯丽惊叹:这绝对是专业戏曲演员的水准。节目播出后,这段视频在抖音获得1200万次播放,网友戏称被演技耽误的梨园名角。
二、跨界舞台的惊艳绽放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中,曾黎与京剧名家王珮瑜合作的《贵妃醉酒》成为现象级舞台。她将杨玉环的醉态演绎得媚而不妖,云手转身间暗含程式化身段,却巧妙融入现代舞的流畅感。编曲团队透露,曾黎坚持保留原版西皮二黄的唱腔结构,仅在和声部分加入电子音效。
2022年北京卫视元宵晚会,她与青年京剧演员傅希如合作的《梨花颂》登上热搜。戏曲评论家傅谨教授点评:她的音色既有青衣的端庄,又带着流行唱法的通透感,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对两种艺术形式的深度理解。
三、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
曾黎在《聊斋》电视剧中饰演梅三娘时,特意为角色设计戏曲化肢体语言。执扇的姿势参考了昆曲闺门旦,念白节奏融入京剧韵白特点。这种表演方式让古典志怪人物焕发新的生命力,该角色至今仍是B站古装混剪的热门素材。
她的戏曲短视频系列黎园惊梦在抖音获赞超500万。最新一期视频中,她身着改良旗袍演唱评弹版《声声慢》,吴侬软语与电子国风编曲碰撞出奇妙火花。95后观众留言:原来传统戏曲可以这么潮!
从汉剧团的青涩学徒到跨界舞台的戏曲传承者,曾黎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她的每次戏曲演绎都不是简单的模仿秀,而是以当代审美重构传统美学密码。正如她在接受《国家宝藏》采访时所说:戏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它是流动的江河,需要每个时代的浪花赋予新的生命力。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之道,或许正是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破局之钥。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