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那个被中戏藏起来的戏曲科班生

曾黎:那个被中戏藏起来的戏曲科班生

2021年的一档戏曲综艺中,当曾黎穿上全套行头,踩着寸子鞋在台上亮相时,后台的京剧名家王珮瑜眼睛一亮:这身段,是正经坐过科的。这位以美貌著称的中戏96级班花,不经意间露出了深藏二十余年的童子功。

时光倒回1988年的荆州戏曲学校,11岁的曾黎正跟着汉剧老师学趟马。这个要求演员在马鞭翻飞间走出圆场的程式动作,她每天要重复上百遍。汉剧特有的九腔十八板在练功房里回荡,从《二度梅》到《宇宙锋》,这个湖北姑娘把汉剧十大行当学了个遍。正是这段经历,让多年后的她在《新聊斋》里饰演梅三娘时,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脊背发凉。

鲜为人知的是,曾黎的戏曲基因里还流淌着另一种血脉。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后,她开始系统学习青衣。在《贵妃醉酒》的排练中,老师发现她天生适合程派唱腔:这孩子的脑后音浑厚,倒仓后说不定能成个好程派。但命运给她安排了另一条路——以专业课前三的成绩保送中戏,与章子怡、袁泉成了同窗。

如今在影视圈闯荡的曾黎,仍保持着戏曲人的习惯。她的化妆箱里永远备着戏曲专用的贴片胶,闲暇时会在房车里听《锁麟囊》。去年拍摄古装剧《浮图缘》时,她主动要求增加水袖动作,现场教年轻演员如何让三米长的水袖听话。正如她接受采访时所说:戏曲是刻在DNA里的记忆,那些练功房里的晨昏,早就把规矩写进了骨子里。

从汉剧科班到中戏校花,这个湖北姑娘用三十年时间诠释了什么叫祖师爷赏饭。当其他演员还在为古装仪态发愁时,她只要一个云手,就能让时光倒流回那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荆州戏台。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