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晚会戏曲首秀惊艳观众:当红女星跨界唱响千年古韵

曾黎晚会戏曲首秀惊艳观众:当红女星跨界唱响千年古韵

在星光熠熠的央视中秋晚会后台,一袭水蓝色戏装的曾黎正在描摹精致的旦角眉眼。这位以都市剧闻名的中戏校花,此刻正专注地调整着头饰上的点翠,浑然不觉工作人员惊艳的目光。当《贵妃醉酒》的曲牌响起,她轻移莲步登上舞台,一颦一笑间,程派青衣的风华惊艳了亿万观众。

一、梨园世家走出的影视明星

曾黎的戏曲天赋早在少年时期便已显露。出生在湖北沙市的她,11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主攻青衣行当。七年科班训练中,每天凌晨五点半的晨功从未间断,压腿、吊嗓、跑圆场,将《锁麟囊》《春闺梦》等程派经典刻进骨子里。正是这段经历,塑造了她独特的古典气质。

转行影视圈后,曾黎从未割舍戏曲情结。在《新聊斋志异》中饰演梅三娘时,她将水袖功融入角色塑造;拍摄《大唐荣耀》期间,主动向剧组京剧指导请教身段要领。这些细节积累,为她在舞台上的完美绽放埋下伏笔。

二、中秋夜惊艳全场的戏曲跨界

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上,曾黎选择演绎程派经典《锁麟囊·春秋亭》。这段西皮流水唱腔对气息控制要求极高,她巧妙运用影视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将薛湘灵出嫁时的娇羞与善良演绎得丝丝入扣。水袖翻飞间,一个转身惊艳了导播间——这个卧鱼动作的标准程度,连专业戏曲演员都为之赞叹。

晚会总导演透露,这段表演没有使用任何替身或预录,曾黎从唱腔到身段全部现场完成。直播镜头记录下她额角的细密汗珠,正是这份真实,让传统艺术焕发出动人的生命力。

三、流量时代下的文化传承新范式

这场跨界演出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次。95后观众在弹幕中刷屏求戏曲版曾黎常驻,视频网站上的京剧教学视频点击量单日暴涨470%。这种明星效应与传统文化产生的化学反应,远超策划团队预期。

曾黎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戏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它需要活在当下。她正在筹备戏曲元素与现代舞融合的实验剧目,并与故宫文创合作开发戏曲主题数字藏品。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消解,而是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找到共鸣。

当曾黎卸下戏妆,戏台下的掌声仍在回响。这场跨界不仅仅是明星的个人突破,更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无限可能。在流量与传承的天平上,我们欣喜地看到,真正动人的艺术永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或许某天走进剧场,我们会发现台下坐满了举着荧光棒的年轻观众——那将是对这场美丽邂逅最好的续写。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