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人看过来!家门口学戏曲舞蹈,这几个地方别错过!
常熟人看过来!家门口学戏曲舞蹈,这几个地方别错过!
常熟人骨子里都带着江南水乡的灵秀劲儿,要是能再学上一段水袖轻扬的戏曲舞蹈,那才叫把吴地风韵刻进了骨子里。今天就带大家挖一挖常熟城里那些藏着真功夫的戏曲舞蹈学习地,从白发翁媪到垂髫小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
**一、常熟市文化馆:专业院团老师亲授**
每周三晚上七点,文化馆二楼练功房准时亮灯。推开雕花木门,你会看见二十多位学员正在练习云手转身,领舞的周老师曾是省昆剧院的台柱子。这里的成人戏曲身段班把600年昆曲程式化动作拆解成现代人易学的组合,三个月就能掌握《牡丹亭》游园惊梦的经典身段。少儿戏曲启蒙班更是火爆,孩子们穿着特制的小号戏服学走圆场步,萌态十足却架势不输专业学员。
**二、琴川老街戏曲传习所:在老宅子里触摸戏魂**
藏在琴川老街青石板巷深处的百年徽派老宅,每周六上午都会传出清越的胡琴声。非遗传承人钱老伯在这里开设虞山派昆曲传习班,用的还是口传心授的老法子。学员们不仅要学《浣纱记》的身段,还要跟着老先生研磨古谱,在满墙老戏装的包围中,连呼吸都带着檀板的韵律。最近他们正筹备中秋雅集,要在天井里实景演出《玉簪记·琴挑》。
**三、社区里的戏曲互助社:退休阿姨变身杜丽娘**
别小看社区活动中心,报南社区的霓裳戏曲社可是卧虎藏龙。65岁的王阿姨年轻时是纺织厂文艺骨干,现在带着老姐妹们自编戏曲健身操,把兰花指和云步融入广场舞。每周二下午,她们在紫藤花架下排练新编锡剧《珍珠塔》,身段虽不如年轻人柔美,但那股子认真劲儿引得路人频频驻足。社区还定期请来戏曲学院的实习生指导化妆,阿姨们画着桃花妆互相打趣的场景特别暖心。
**四、00后的新派戏舞实验室**
在常熟理工学院的艺教中心,一群95后大学生把戏曲元素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成立的惊鸿戏舞社将昆曲水袖与街舞结合,原创作品《游园·2023》去年拿下了省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社长小林说:我们不是要颠覆传统,而是用年轻人的方式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每到招新季,总能看到穿着汉服跳爵士舞的混搭表演,吸引不少路人加入体验。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