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营戏迷有福了!家门口的戏曲盛宴藏在这几个地方
常营戏迷有福了!家门口的戏曲盛宴藏在这几个地方
住在常营这些年,我总被老邻居问:这年头想看场正经的戏曲演出,是不是得往城里跑啊?您别说,以前还真得去长安大戏院这些地方,不过现在家门口的戏曲舞台可是越来越热闹了。上周三在社区活动中心看票友唱《锁麟囊》,居然碰到二十几个年轻人举着单反来捧场,现在的戏曲演出可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
一、社区戏台:转角遇到程派青衣
常营文化服务中心绝对是隐藏的戏曲宝库,每个月第二周周日下午两点,三楼的梨园茶座准时开锣。上个月我在这看了场《四郎探母》,杨四郎那身改良蟒袍绣着暗纹,在LED背景墙的映衬下,愣是把传统京剧演出了电影质感。最绝的是观众席最后两排总坐着几位穿对襟褂子的老先生,听到精彩处会突然用丹田气喊一声好——,那中气十足的喝彩声,可比年轻人看演唱会喊安可带劲多了。
常营公园东门的小广场更是个神奇所在,去年重阳节我晨练时,亲眼见着几位银发奶奶把《贵妃醉酒》的卧鱼动作做得比专业演员还标准。她们自备的移动音响能播放杜比音效的伴奏带,水袖甩起来时,惊飞了树上的灰喜鹊,倒成了天然的舞台特效。
二、专业剧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坐地铁6号线往东两站的朝阳大悦城9层,隐藏着个能容纳300人的黑匣子剧场。去年中秋他们搞了场戏曲盲盒演出,我花88块钱居然看到了北方昆曲剧院的《牡丹亭》选段。剧场把传统戏台改成了270度环绕式舞台,杜丽娘的水袖差点扫到我鼻尖,那种沉浸式体验可比IMAX影院刺激多了。
要说最让人惊喜的,还得是管庄路的红馆戏院。这个由老电影院改造的剧场保留了民国时期的雕花穹顶,却配了全息投影设备。上周看的《三岔口》武打戏,演员在虚实结合的布景里翻腾,黑暗中只看见兵器的寒光划出流星般的轨迹,比3D电影还震撼。散场时听见后排观众嘀咕:这票钱值了,比去欢乐谷坐过山车还过瘾。
三、戏曲新玩法:票友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常营地铁站C口的漫咖啡二楼,每个月第三个周五晚上都有戏曲剧本杀。上次我参与的那场《赵氏孤儿》改编版,玩家要穿着戏服即兴唱念做打来推动剧情。当穿着程婴戏服的小伙子用韵白说出微信转账三百两时,全场笑倒一片,这种古今混搭的幽默反而让年轻人记住了经典故事。
长楹天街购物中心五层的戏曲主题密室逃脱更是脑洞大开。玩家要破解的机关是真实的戏曲道具,比如用二胡琴弦当红外线,需要摆出亮相姿势才能通过。最绝的是通关密码藏在《霸王别姬》的唱词里,要不是同组的票友大叔提醒,我们估计要在密室里听一宿《夜深沉》了。
现在常营的戏曲地图越来越丰富,上周我在社区公告栏看到,连常营体育公园都要办露天戏曲音乐节了。建议戏迷朋友们关注朝阳文旅云微信公众号,每月1号准时更新演出日历。对了,如果去看红馆戏院的夜场演出,散场后一定要去西门外的老张烧烤,他家的炙子烤肉配着老板即兴来段京韵大鼓,那才是老北京夜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