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戏曲网红图鉴:传统艺术在短视频时代的新生

**滨州戏曲网红图鉴:传统艺术在短视频时代的新生**

在山东滨州,吕剧、渔鼓戏、扽腔等地方戏曲曾伴随几代人成长。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一群年轻人正用创意打破戏曲没人看的偏见——他们或是科班出身的演员,或是返乡创业的90后,甚至还有自学成才的票友,用手机镜头让百年戏腔焕发新生。

**一、渔鼓戏女团:非遗传承人的破圈实验**

沾化渔鼓戏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春贞没想到,自己62岁这年成了短视频平台的新晋网红。2022年,她和徒弟们穿着改良戏服演绎《韩湘子追鱼》,水袖翻飞间穿插流行音乐卡点,这条视频获得37万点赞。评论区年轻人留言:原来渔鼓戏的打击乐这么带感!

她们的账号@渔鼓新声如今坐拥16万粉丝,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95后主创小李透露秘诀:我们把渔鼓戏的'九腔十八调'拆解成音乐片段,配合剧情短剧传播。最近她们尝试的《渔鼓disco》混搭版,让省级非遗首次登上抖音热榜。

**二、吕剧夫妻档:直播间里的云戏台**

惠民县的张立军夫妇是当地吕剧团的台柱子。疫情后剧场冷清,他们转战抖音直播,却意外打开新天地。每晚8点,夫妻俩在自家小院开唱,《姊妹易嫁》《墙头记》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观众不仅能点戏,还能通过弹幕参与改编台词。

有次唱《小姑贤》,网友让恶婆婆改说滨州方言,效果出奇得好。张立军展示着手机里的打赏记录:最高一场收入顶得上剧场半月工资。更让他们惊喜的是,直播间里30%观众是00后,不少人私信询问拜师事宜。

**三、盲人主播王海潮:用耳朵看戏的百万粉丝奇迹**

在滨城区杨柳雪镇,盲人主播王海潮的故事堪称传奇。先天失明的他凭着对扽腔的热爱,将百年老戏改编成五分钟迷你剧。没有画面设计,他用口技模仿风声雨声,用方言讲戏逗得观众捧腹。账号@潮哥说戏单条播放最高破千万,连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都点赞:这是最本真的民间艺术表达。

**四、大学生创业团队:戏曲cosplay引爆汉服圈**

滨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五名学生另辟蹊径,将戏曲元素融入国风cosplay。他们设计的吕剧卡通角色梨娃成为B站爆款,衍生的戏曲换装游戏在TapTap获得8.6分。团队负责人小刘说:我们在阳信鼓子秧歌里加入街舞元素,现在接到的商演订单排到明年三月。

**【现象观察】**

这些滨州戏曲网红中,有坚持每天直播6小时的退休老艺人,有用AI修复老唱片的科技公司,还有把戏词写成rap的留学生。他们证明:传统戏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当渔鼓遇上电子乐,当水袖邂逅短视频,百年艺术正在新一代人的创意中重生。正如网友在@渔鼓新声下的留言:原来爷爷听的戏,也可以这么酷!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