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戏曲培训中心在哪里
博山戏曲培训中心的位置,不少戏曲爱好者打听过。从博山老城区的中心地段拐进文化路,顺着飘来的二胡声一路寻去,就能看见那座青砖灰瓦的三层小楼。门头上挂着木刻牌匾,博山戏曲传习所六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里原本是五十年代的工人文化宫旧址,三年前被改造成戏曲传承基地。一楼排练厅里常年铺着枣红色的地毯,墙上挂着褪了色的戏服,最显眼处摆着三把不同年份的月琴。每天清晨五点,住在附近的老人就能听见楼里传出吊嗓子的声音,那清亮的嗓音穿过梧桐树荫,惊起檐角几只灰鸽子。
乘公交来的学员记得在博山文化馆站下车,51路和106路都经过这里。开车的朋友要注意,文化路单行道多,最好把车停在两百米外的市民广场地下停车场。若是雨天过来,培训中心后门那条青石板巷子会有些湿滑,穿布鞋的学员得格外当心。
最近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暑期班,前台李老师总要反复提醒:报名前一定得带孩子来试课。原来二楼那间朝南的教室紧挨着区图书馆,下午三点阳光斜射进来时,常有小学员盯着窗外走神。倒是三楼的露天戏台最受欢迎,站在这里能望见远处起伏的黛色山峦,逢着排演武戏,刀枪碰撞的脆响能传出半条街。
培训中心斜对面新开了家梨园茶社,老板娘是退休的吕剧演员。不少学员下课会去那要一壶茉莉香片,听老板娘讲当年下乡演出的故事。要是赶巧碰上下雨天,潮湿的空气里混着胡琴声,倒真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