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记博山戏曲迷看过来!手把手教你找到家门口的曲艺学堂

【探班记】博山戏曲迷看过来!手把手教你找到家门口的曲艺学堂

梆子一响,脚底板发痒,博山老戏迷张大爷这句俏皮话道出了当地人骨子里的戏曲情结。作为鲁中戏曲重镇,博山的街巷里至今飘荡着西河大鼓的悠扬,柳子戏的婉转。最近不少街坊打听:咱们博山哪里能学正儿八经的戏曲?今天就带您走街串巷寻访那些藏在市井中的戏曲学堂。

【老戏楼里的新传承】

沿孝妇河往西,在李家胡同尽头有座青砖灰瓦的老戏楼。每周三晚上七点,这里准时亮起红灯笼。推门而入,二十几个学员正跟着73岁的吕连贵老师练习云手身段。这位省柳子戏非遗传承人退休后重开山门,把自家老宅改成公益教学点。来学戏的从8岁小囡到68岁老太都有,只要肯来,我就教。吕老师边说边示范甩水袖的要领,木地板被踩得吱呀作响。

【少年宫里的科班训练】

东风街少年宫三楼的戏曲教室最近人气爆棚。科班出身的刘美娟老师正带着孩子们排练新编少儿版《姊妹易嫁》,小生组注意台步要稳,花旦组扇子再举高两寸!这里的课程设置最系统,从唱腔、身段到戏曲理论一应俱全。隔壁家长休息区,王大姐边织毛衣边感慨:俺闺女学了半年,现在走路都带戏韵儿,上月还拿了市少儿戏曲大赛铜奖哩!

【社区里的票友俱乐部】

龙泉社区活动中心每周六下午都热闹非凡。二十几位银发学员跟着录音机里的伴奏,咿咿呀呀地唱着《墙头记》。负责人赵阿姨原是博山陶瓷厂文艺骨干,咱们这儿不讲究专业,图的就是老姊妹们有个乐呵。别看是业余组织,他们自编的现代戏《窑火情》去年还在区文艺汇演中拿过奖。

【寻班指南】

想找适合自己的戏曲班?给您支几招:

1.先想好学哪种剧种:博山常见的有柳子戏、五音戏、吕剧

2.试听很重要:多数培训班都允许免费试听1-2节课

3.带齐装备:水袖、厚底鞋等专业行头可以慢慢添置,但练功服和录音笔建议提前准备

4.关注文化馆公告:每月15号区文化馆会更新戏曲公益课表

夜幕降临,范公祠前的露天戏台又响起熟悉的梆子声。台下,白天在培训班练功的学员们自发组成观众,跟着台上的节奏轻轻打拍子。这或许就是博山戏曲的魅力——不在庙堂之高,而在街巷之深,在每一个热爱者的眼波流转、水袖轻扬之间。

(温馨提示:具体培训班信息请咨询博山区文化馆0533-1234567,本文涉及教学点为化名,请以实际查询为准。)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