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戏曲协会:传承本土艺术,联系方式全公开
【博野戏曲协会:传承本土艺术,联系方式全公开】
李大爷,您知道咱博野戏曲协会的电话不?在县城老茶馆里,几个票友正围坐讨论着新编梆子戏。这样的对话场景,近年在博野的街头巷尾愈发常见。随着传统戏曲的复兴热潮,博野戏曲协会这个扎根基层的文化组织,正成为连接戏迷与舞台的重要纽带。
**一、走进博野戏曲协会**
始建于1987年的博野戏曲协会,最初只是几位退休老艺人的票友聚会。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200余名注册会员、3个固定排练场地的县级文化示范组织。每周三下午,协会所在的文庙西侧小院总会传来铿锵的梆子声,那是会员们雷打不动的集体排练。
现任会长王秀娟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带领团队挖掘整理了17部濒临失传的地方戏本。去年复排的《双锁山》在保定市戏曲汇演中斩获银奖,让博野的乡音乡韵重新焕发光彩。
**二、不只是联系电话**
很多乡亲拨打协会热线(0312-8322XXX)时,总会得到超出预期的收获:
-每月最后一个周末的惠民演出信息
-免费戏曲培训课程表(含少儿戏曲班)
-戏服租赁及演出团队联络服务
-老艺人手把手教唱腔的传帮带计划
值班员赵师傅是个退休的琴师,他总说:打电话来的都是自家人,能帮乡亲们搭起戏台子,比啥都高兴。
**三、那些你不知道的暖心服务**
去年冬天,协会接到一通特殊来电——在深圳打工的张女士想为留守老家的父母报名戏曲班。了解情况后,志愿者们不仅安排专车接送,还开通了亲情直播课,让异乡游子能实时观看父母的学戏过程。
今年新推出的戏曲诊疗服务更是别具匠心。老中医与戏曲演员合作,通过特定唱段帮助肺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已有30多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受益。
**四、如何找到他们**
办公地址:博野县兴华北路文化馆2楼
服务热线:0312-8322XXX(早8:30-晚17:30)
微信公众号:博野梨园春(每日更新活动动态)
特别提醒:每月5日为会长接待日,想深入交流戏曲传承的朋友不妨提前预约。
这个电话号码背后,承载的不仅是简单的信息查询。当您拨通时,可能正连着一群人在台前幕后的坚守,连着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更连着让传统戏曲活在当下的无限可能。下次路过文庙,不妨循着那熟悉的梆子声进去坐坐,或许能遇见正在说戏的王会长,听她讲讲《杨门女将》里穆桂英的扮相讲究。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