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浓处锣鼓响——沧州人春节看戏那些事儿
年味浓处锣鼓响——沧州人春节看戏那些事儿
大运河畔的沧州城,腊月里的寒风裹着糖瓜香气钻进胡同。李大爷捧着保温杯站在西花园剧场门口,眯着眼看墙上新贴的海报:正月初三,河北梆子《宝莲灯》,红底金字的戏单映得他满脸喜气。这是沧州人过年的老规矩——腊月里置办年货,正月里扎堆看戏。
**一、戏台搭进生活里**
沧州的戏迷最懂戏比天大。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文庙前的空地上就支起了彩棚。沧县评剧团的老艺人们顶着北风搭台子,台前摆着长条板凳,后台架着铁皮炉子熬大锅菜。这场景让五十多岁的王姐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看野台子戏,那时候板凳上结着冰碴,台上武生翻跟头,台下小孩啃冰糖葫芦。
今年最热闹的要数清风楼大戏院。正月初五接财神的日子,沧州京剧团连演三天《龙凤呈祥》。头牌老生张建国扮刘备,开嗓就是满堂彩。剧场经理老赵说:票提前半个月就卖光了,加座加到过道里,检票时发现好几个拿去年戏票想混进来的老戏迷。
**二、梆子声里过大年**
沧州人听戏讲究看角儿。腊月廿八,河北梆子名家彭蕙蘅带着弟子在沧州影剧院唱《窦娥冤》。开演前两小时,戏迷们裹着军大衣在售票处排成长龙。剧场里暖气烘着茉莉茶香,当六月飞雪的唱腔响起,后排站着看戏的大妈悄悄抹眼泪。
乡镇戏台更透着烟火气。青县盘古镇的庙会戏台,沧州梆子剧团正在演武戏《长坂坡》。台上赵子龙的靠旗扫过汽灯,台下爆米花机砰地炸响,穿开裆裤的娃娃举着棉花糖往人堆里钻。七旬琴师老周说:在这拉弦子,能听见后台鼓点混着前场嗑瓜子声,那才是真年味。
**三、老戏新唱春意闹**
非遗剧场今年玩出新花样。沧州杂技团的孩子们把吴桥绝活融进京剧《三岔口》,黑灯瞎火里翻跟头接飞刀,惊得观众席阵阵叫好。00后观众小林举着手机录像:这比游戏直播带劲!剧场外,抖音主播沧州戏痴正直播台前幕后的花絮,直播间点赞刷得飞起。
社区文化站里,票友们自发组织的新春戏相逢活动热火朝天。新华区退休教师刘阿姨带着自编的抗疫小调登上舞台,老姐妹们用梆子腔唱核酸检测要趁早,台下笑倒一片。文化站长说:这些老票友比专业剧团还忙,正月里的档期都排满了。
当运河冰面泛起春水,沧州的戏台依旧锣鼓未歇。剧场外的老槐树上,褪色的春联在风里沙沙作响:金嗓唱得乾坤转,玉鞭指处岁月新。这方水土养出的戏,就像家家户户檐下的腊肉,越经岁月,越有滋味。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