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新秀曹馨月:台上水袖翻飞台下十年苦功
梨园新秀曹馨月:台上水袖翻飞台下十年苦功
舞台灯光渐亮,一袭青衫的女子踏着碎步飘然而至。水袖轻扬间,婉转的唱腔在剧场回荡,台下观众屏息凝神,仿佛被带入了那个才子佳人的古典世界。这位正在演绎《牡丹亭》杜丽娘的演员,正是近年崭露头角的青年戏曲演员曹馨月。
一、梨园世家走出的戏痴
出生在越剧世家的曹馨月,从小在后台长大。六岁那年,她趴在幕布后看母亲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当看到化蝶那场戏时,竟在侧台跟着做起了手势。后台的老师们都说:这孩子眼中有戏。十七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后,她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出现在练功房,对着镜子练习云手、台步,日复一日地把基本功刻进肌肉记忆里。
在学《贵妃醉酒》时,为揣摩杨玉环微醺的神态,她特意观察醉酒之人的眼神变化,甚至对着镜子练到凌晨。这份执着让她的表演既有程式之美,又饱含人物真情。
二、传统与现代的跨界探索
2019年的实验戏曲《镜中人》,曹馨月首次尝试将现代舞融入传统身段。排练时她反复试验水袖与投影的互动效果,连续三周每天工作15小时。演出时,当她的水袖扫过实时生成的数字涟漪,传统戏曲焕发出令人惊叹的当代美感。
在短视频平台,她开创性地用戏腔翻唱流行歌曲。一首《青花瓷》戏腔版点击量突破千万,评论区里年轻观众纷纷留言:原来戏曲可以这么潮!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建立在她对戏曲本体的深刻理解之上。
三、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
曹馨月始终认为创新不能离开传统根基。她定期向老艺人请教,把濒临失传的甩发功跷功重新搬上舞台。在主演的新编历史剧《红拂女》中,她将传统武打套路与威亚技术结合,创造出既惊险又唯美的空中打斗场面。
疫情期间,她发起戏曲云课堂,带着网友从勾脸开始体验戏曲妆容。镜头前,她边画眉边讲解:旦角的眉要画出远山含翠的意境,这种沉浸式传播让无数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戏曲之美。
落幕时分,曹馨月站在舞台中央谢幕,汗水浸透了戏服。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而她心里明白,掌声背后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个把青春献给戏曲的姑娘,正用属于这个时代的方式,让古老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曹馨月的艺术人生,恰似她手中翻飞的水袖,既有千年传承的韵律,又带着破茧新生的力量。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