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当青衣水袖拂过荧幕光影

曾黎:当青衣水袖拂过荧幕光影

北京胡同深处的练功房里,总能看到一个身段窈窕的姑娘在晨光中压腿。2005年《理发师》剧组初见曾黎时,导演陈逸飞惊讶地发现,这个中戏毕业的影视新秀,举手投足间仍带着梨园子弟的韵律感。很少有人知道,在成为中戏校花之前,曾黎曾在湖北京剧院附中度过七年时光。

京剧科班出身的烙印,在曾黎的影视作品中若隐若现。《大唐荣耀》里张贵妃的云手回眸,《醉玲珑》中莲妃的兰花指法,这些细节处理都暗合着戏曲程式化表演的章法。她尤其擅长处理复杂长镜头,在《在暴雪时分》的楼梯间独白戏里,长达五分钟的连续表演保持着精准的节奏感,恰似京剧舞台上严丝合缝的锣鼓经。

戏曲训练对影视演员的塑造远不止于形体。梅派青衣讲究的圆场步练就了曾黎平稳的镜头移动感,《画皮》中更衣入水的经典镜头,正是凭借戏曲功底完成的无剪辑拍摄。当同行惊叹于她古装剧中的仪态时,她笑称:这都是当年扎大靠、踩厚底落下的职业病。

在横店片场,曾黎的房车总会传出《贵妃醉酒》的唱段。2021年《星月对话》访谈中,她即兴展示的程派唱腔让观众恍然:这位荧幕女神从未真正离开过戏台。如今的她常在社交平台分享练功视频,水袖翻飞间,仿佛还是那个在汉江边吊嗓子的荆楚少女。

从京剧舞台到影视镜头,曾黎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传统与现代表演美学的嫁接。当某次颁奖礼红毯上,她以改良旗袍搭配点翠头面的造型亮相时,人们突然意识到:这位青衣出身的演员,始终在用最中国式的方式诠释着角色。这种独特的表演基因,或许正是传统戏曲赠予当代影视最珍贵的礼物。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