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百花园:这些经典剧种你听过吗?

戏曲百花园:这些经典剧种你听过吗?

中国戏曲传承千年,不同地域孕育出各具风情的剧种。要说清戏曲到底有多少种,老艺人常念叨一句顺口溜:京黄豫越昆,评川粤秦梆,花鼓秧歌调,百花齐放看今朝。这短短二十字,藏着传统戏曲的万般精彩。

一、五大名角唱南北

京字打头的是京剧,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融合汉调昆曲,唱念做打样样精。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生旦净丑各有绝活。黄指黄梅戏,湖北黄梅的采茶调遇上安徽方言,《天仙配》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得人心里甜丝丝。

豫剧梆子震天响,河南汉子一声吼,杨家将、包青天的故事荡气回肠。江南的越剧像绸缎般柔美,绍兴女儿扮男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蝶舞缠绵了百年。昆曲雅得能醉人,水磨腔一唱三叹,《牡丹亭》的游园惊梦,至今仍在园林里回响。

二、八方乡音各不同

评剧最懂百姓心,《杨三姐告状》里透着泥土香。川剧变脸快如闪电,吐火绝技惊四座,茶馆里的盖碗茶都跟着抖三抖。粤剧镶着广府金边,十三行商贾听得痴,红线女的金嗓子穿透骑楼老街。

秦腔吼出黄土高坡的苍凉,《三滴血》里一声祖籍陕西韩城县,震得黄河水倒流。河北梆子敲着急板,赵燕男儿唱响《窦娥冤》,听得人寒毛直竖泪涟涟。

三、田间地头有戏魂

顺口溜末尾的花鼓秧歌调,藏着民间戏的烟火气。凤阳花鼓走四方,黄梅时节唱着逃荒调;东北二人转手绢翻飞,大秧歌扭得那叫一个浪;福建高甲戏丑角逗趣,布袋木偶在指间活过来。这些扎根乡土的戏码,才是老百姓心头最热的暖。

如今的戏曲舞台更热闹,3D全息重现贵妃醉酒,青春版《牡丹亭》俘获年轻心。但老戏迷最惦记的,还是村口古戏台那咿呀的胡琴声。三百六十种声腔,八千出老戏文,这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密码,正等着你我细细品读。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