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戏曲地图:聆听黄河岸边的乡音雅韵

滨州戏曲地图:聆听黄河岸边的乡音雅韵

在鲁北平原的黄河岸边,滨州这座浸润着千年齐风的文化古城,始终回荡着动人的戏曲旋律。当暮色四合,乡间戏台上的灯火次第亮起,那些穿越时空的唱腔便裹挟着黄河水汽扑面而来。

一、吕剧:乡音里的家长里短

滨州吕剧团排练厅里,年过六旬的老演员正手把手教徒弟《小姑贤》的唱段。四月里麦梢黄,家家户户缝衣裳的质朴唱词,道出鲁北百姓的生活日常。滨州吕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渤海湾渔民号子的韵律,形成独特的海韵吕腔。惠民县胡集镇每年正月举办的吕剧擂台赛,十里八乡的戏迷带着马扎赶场,台上台下唱和相闻,构成了最生动的民俗画卷。

二、东路梆子:黄河岸边的金戈铁马

在沾化渔鼓戏传习所,75岁的非遗传承人王永昌展示着祖传的渔鼓。这种用黄河鲤鱼皮蒙制的独特乐器,敲击时能发出浑厚的水波之音。渔鼓戏《张郎休妻》中,艺人以鼓点模拟浪涛声,配合粗犷的咳咳腔,把黄河儿女的悲欢离合演绎得荡气回肠。每年谷雨时节,渔民出海前必在龙王庙前唱渔鼓戏祈福,古老的仪式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

三、渔鼓戏:浪涛声中的悲欢离合

阳信县商店镇的集市上,铿锵的梆子声穿透晨雾。东路梆子《老河东》正在上演,演员手持丈二红缨枪,一个鹞子翻身引来满堂喝彩。这个源自大运河漕运文化的剧种,保留着原始的靠山吼唱法,武戏中的扎靠开打套路多达108式。滨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近年整理出清代手抄本《响马传》,让尘封的杨家将故事重现舞台,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

当城市剧场的霓虹与乡间戏台的马灯交相辉映,滨州戏曲正谱写新的传承篇章。惠民县戏曲进校园工程培养出娃娃戏班,滨州学院开设地方戏曲选修课,新媒体平台上的戏曲主播吸引年轻观众。这些扎根泥土的艺术瑰宝,如同黄河故道上的老槐树,在新时代的春风中萌发新枝,继续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的传奇。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