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人学戏去哪儿?这几个宝藏地别错过!
滨州人学戏去哪儿?这几个宝藏地别错过!
最近总听老辈人念叨,滨州街头的戏台子冷清了不少。可您知道吗?在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古城里,戏曲的种子正悄悄发芽。想学戏的滨州人,这几个地方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少年宫里藏着小戏骨**每个周末,滨城区少年宫二楼的戏曲教室总是最热闹。推开朱红色木门,十几个扎着靠旗的娃娃正跟着吕剧名家王美玲老师练云手。这里不仅教唱腔身段,还常组织孩子们穿着戏服到杜受田故居实景演出。要让孩子们知道,咱滨州的青砖灰瓦里都淌着戏韵。王老师边给小学员整理水袖边说。
**老年大学里的银发票友**市西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戏曲班堪称神仙班级。73岁的张桂芳阿姨年轻时是纺织厂文艺骨干,如今带着老姐妹们把《姊妹易嫁》唱得风生水起。这里不设门槛,一支坠琴、几把折扇,老票友们自发组织的黄昏戏社每周准点开锣,连门口修自行车的老李头都能跟着哼两句。
**乡村戏台遇见真功夫**想见识原汁原味的东路梆子,得来阳信县水落坡镇转转。非遗传承人李守白在自家院子里开班授徒,枣木梆子一敲就是三十年。最妙的是每月初九的斗戏会,十里八乡的戏班子聚在古戏楼,这边刚唱罢《王宝钏》,那边《穆桂英挂帅》又开了场,观众捧场的喝彩声能掀翻房梁。
夜幕降临,新立河边的戏曲角渐渐热闹起来。二胡声里,有白发老者教年轻人走台步,有大学生用流行唱法改编吕剧选段。滨州的戏,从来不在博物馆里供着,它就活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您要是哪天路过听见板鼓响,别犹豫,进去喝个彩,说不定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