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韵茶香两相宜亳州这些茶馆藏着最地道的烟火气

戏韵茶香两相宜亳州这些茶馆藏着最地道的烟火气

在药都亳州的老街巷里寻味,总能听见若有似无的胡琴声。顺着青石板路转过弯,雕花木门内别有洞天——茶香氤氲中,鬓角簪花的旦角甩着水袖,一句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的梆子戏唱腔,让整座茶馆都染上了古意。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至今仍保留着听戏品茗的雅趣。

一、老城茶肆里的梨园雅韵

花戏楼街的百年茶社总在午后热闹起来,木楼梯吱呀作响间,茶博士托着黄铜茶盘穿梭在八仙桌间。二楼戏台垂着杏色帷幔,茶客们捧着青瓷盖碗,在龙井的清香中等着开场锣鼓。这里既有《穆桂英挂帅》的铿锵,也有《白蛇传》的缠绵,茶钱里含着戏资,三十元就能消磨半日光阴。

北关历史街区的清音茶苑藏着独门绝活,茶艺师手持长嘴铜壶演绎苏秦背剑,滚水如银链入盏却不溅分毫。二楼包厢里,老票友们闭目打着拍子,二夹弦特有的悲怆唱腔在檀香中流转。这里按茶收费,祁门红五十起,配着亳芍茶点,正是老亳州人最爱的下午茶。

二、市井深处的戏曲江湖

清晨五更天,涡河边的早茶馆已飘出油茶香。穿大褂的老先生们围坐着紫砂壶,就着焦丸子听民间戏班唱梆子戏。《包公赔情》的唱段混着茶碗叮当,二十元的早茶套餐饮尽市井滋味。跑堂的伙计说,这些自发组织的草台班子,唱的都是地道亳州调。

华祖庵对面的茶摊别有洞天,竹椅藤桌倚着青砖墙。每逢初一十五,附近票友便来此打擂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五元一碗的亳菊茶能续水整日,老茶客们说在这能听到最原汁原味的清音戏,那是用亳州方言唱的独家戏种。

三、新派茶馆的古今交响

曹操公园旁的禅意茶空间让年轻人也迷上戏曲,玻璃幕墙内悬着戏曲脸谱灯。每周六晚的新国潮戏曲沙龙,古琴伴奏的现代版《梁祝》惊艳亮相,八十八元的双人套餐包含定制戏曲拉花咖啡,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奇妙交融。

药材市场三楼的云华茶轩将药香融入戏韵,决明子茶配着《华佗》新编戏,紫砂茶宠都是药材造型。包厢里还能体验戏曲妆造,描个青衣眉,拍组戏装照,人均消费百元左右,成为网红打卡新宠。

暮色中的亳州城,茶馆檐角的红灯笼次第亮起。茶香戏韵里,这座古城将三千年的故事酿成了盖碗中的春水,等着懂味的人来细品。从市井早茶到雅致茶宴,总有一处戏台,能让你在亳州的慢时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折戏。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