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曹家庄戏曲活动室:藏在村里的文化宝地
**寻访曹家庄戏曲活动室:藏在村里的文化宝地**
在曹家庄,提起戏曲,老人们总会眯起眼笑,手指向村西头:“那儿可是咱们的‘戏窝子’!”这个被村民津津乐道的“戏窝子”,说的正是曹家庄戏曲活动室。若您初来乍到想寻它,不妨跟着这份“接地气”的攻略走一趟。
**位置藏在烟火气里**
戏曲活动室的位置并不难找,它紧邻着村子的“核心生活圈”。从曹家庄村委会出发,沿着门前的水泥主路向西直行约200米,路过村口的老槐树和挂着红灯笼的小卖部后,左手边一片青瓦白墙的院落便是。若是赶巧碰上傍晚,隔着院墙就能听到里头传来的二胡声和吊嗓子的动静,循着声音走准没错。
**新旧交融的文化地标**
这座占地约300平方米的活动室,前身是村里的老粮仓。三年前,村里为了保留传统戏曲文化,专门将粮仓翻新改造:原本斑驳的砖墙被刷上戏曲脸谱彩绘,木梁结构完整保留,添置了专业舞台、灯光和观众席。正门悬挂的牌匾由本地书法家题写,金漆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村民打趣说:“以前这儿堆粮食养人,现在堆戏文养心。”
**活动指南:不只是看戏**
每周三、周六下午是固定活动时间,京剧、评剧、梆子轮番登场。若是平日造访,也可能撞见老票友们的即兴排练。活动室东侧的回廊尤其值得一看——墙上挂满泛黄的戏服照片和获奖证书,记录着曹家庄戏曲队从田间地头唱到县市舞台的历程。管理员赵大姐提醒:“农历节日前最好提前打听,遇上排大戏时,连窗台都站满人哩!”
**交通贴士**
自驾:导航至“曹家庄村委会”,西行可见指示牌
公交:乘坐806路至终点站,沿主路步行8分钟
周边:活动室对面有免费停车场,斜对面“春生茶馆”提供平价大碗茶
这个藏在村庄深处的戏曲天地,没有华丽的宣传标语,有的是长条凳上磨亮的木纹、后台架子上挂着的马鞭,以及总也散不去的茉莉茶香。下次路过曹家庄,不妨循着锣鼓点去坐坐——毕竟,真正的文化味儿,往往就藏在这样的烟火巷陌中。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