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古井巷陌间:亳州茶馆里的戏曲江湖
寻味古井巷陌间:亳州茶馆里的戏曲江湖
推开亳州北关老街斑驳的木门,一缕茶香裹着胡琴声扑面而来。这座药都深巷里,藏着外人难寻的戏曲江湖——没有霓虹灯箱的招摇,没有网红打卡的喧嚣,只有八仙桌上氤氲的老亳州味道。
**花戏楼茶馆**的桐油地板已磨得发亮,午后三点准时响起的坠子戏,是掌柜老周四十年不变的承诺。红泥小炉上煨着的芍花茶在青瓷碗里舒展,老茶客们眯着眼打拍子,梆子声里飘着曹操运兵道的传说。沿着白布大街走到头,转角处的张家茶棚总在暮色里亮起灯笼,三弦伴着泗州戏的清亮唱腔,茶博士穿梭在方桌间续水,铜壶嘴划出的弧线里,依稀可见亳州码头昔日的繁华。
最妙的当属古井贡酒厂后巷的**魏家茶楼**,每周五晚的亳州梆剧专场总能让二楼雅座爆满。七十八岁的陈班主扮上红脸关公时,木楼梯都会跟着唱腔震颤。跑堂的小哥端着焦丸子茶点穿梭,不经意间泄露了亳州人听戏的秘诀:要配着咸香酥脆的牛肉馍,那梆子敲在胃里才够滋味。
这些藏在深闺的茶馆,导航地图上往往寻不得踪迹。问路时留意街边摇蒲扇的老者,他们手指的方向准错不了——或许就在华祖庵墙根下,可能在道德中宫斜对角,总归离不了三泡台茶香浸润的老城肌理。当月光爬上花戏楼的飞檐时,你会发现,亳州的戏曲魂,原来都泡在一盏盏续了百年的茶汤里。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